朋友的儿子过生日,他很兴奋地对周围的人说:我6岁了。对于他来说,6岁是一个成就,意味着自己又长大了一点。
小朋友都喜欢炫耀,炫耀自己长大了一点,炫耀自己拥有了一个新玩具,炫耀自己在幼儿园/小学得到了老师表扬/奖励,炫耀自己今天又去了一个好地方玩,诸如此类。反正装逼不违法,ta就天天装。
这个炫耀意味着ta觉得自己好,但是ta又不是太确定,所以ta需要一个确认。但ta不会对着石头炫耀,ta会对着自己的父母亲人小伙伴炫耀。因为石头没办法提供确认,活生生的真人才可以。
这个时候,那个被炫的人,只需要给予孩子一个确认就行,比如将身体转向孩子,看着ta,一边点头,一边发出一声长长的“嗯”。有时候,甚至连“嗯”都不需要,只需要人在就可以。
有一次,我的侄女得到了一个新玩具,她一见到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炫:过来,你快过来,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医生玩具。一边说话,一边就上手将我拉过去。然后,她就开始给我介绍她那套医生玩具,听诊器、针筒、手术刀、温度计……全程我都不需要说一句话,只需要我在那里就可以。
当然,这个“在”是需要真的在,身心皆在。如果我一边听一边玩手机,就属于身在心不在,她就会不高兴了。小孩子喜欢炫耀,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大概类似于“我是好的,我是存在的,我是受欢迎的,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能力的……”。
不止小孩子需要,大孩子也需要。一个10岁的大孩子,ta跟爷爷下棋,一直输,就是赢不了,ta就会变得烦躁,甚至不同意结束下棋,必须要赢一局才行。
成年人也需要这样的体验。某人将自己的游戏ID设置成“赢一把就睡觉”,似乎对于ta而言,游戏的胜利也是重要的。如果连输15把,ta可能会把游戏卸掉,因为ta怨恨这个游戏让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无能无力无价值感。
图式疗法将此种需要称为“(被)欣赏/肯定的需要”,属于基本核心需要之一。
人具有“(被)欣赏/肯定的需要”,人人如此,无关肤色性别。
在理想的情况下,父母会自然地满足孩子的“(被)欣赏/肯定的需要”。这就像是大自然精妙设计出来的配对,慈爱的父母与被欣赏/肯定的孩子。
父母期待着孩子的出生,孩子是天赐的礼物;
父母喜悦地看着孩子的成长,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说话……
父母笑纳孩子的“坏”,哭闹、排便、抓、咬、吐……
在慈爱父母的养育当中,孩子当然会觉得自己是好的。
不过,没有父母是100%的慈爱父母,父母也会有累、emo、甚至崩溃的时候。状态不好,就会影响发挥,所以是不可能100%地满足孩子的需要的。
就像在玩音乐类游戏一样,玩家在适当的时候按下对应的按键弹出音符,完美地匹配就会跳出一个cool,良好地匹配就跳出一个good,错过了/不匹配就跳出一个miss。只要不是miss的特别多,大概都能弹出一个不错的音乐,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评分和通关。
孩子在这样的养育当中,有足够多的“好”体验,里面掺杂着一点“坏”。少量的“坏”,孩子是能承受/适应的。最后,孩子依然会体验到自己总体是“好”的。
但现实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理想,有的时候,父母不能够较好地满足孩子的“(被)欣赏/肯定的需要”。
可能孩子不是父母期待的礼物,ta是:
妈妈为了绑住/留住爸爸而生的;
父母被催生不得不生的;
意外怀孕不想堕胎而生的;
为了分财产而生的;
想生个男孩结果却生出了女孩;
......
这样的孩子就不是一个被期待的孩子,not a wanted child。父母就很难具有足够多的慈爱父母成分。
又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要求总是高过孩子实际的水平,他们就会成为苛刻父母/贬低父母/否定父母,孩子就会有类似“我总是不能让父母/人满意”“我总是不行的,不够好的”这样的体验。
也有可能父母本身“(被)欣赏/肯定的需要”就强烈地等待着被满足,他们自己内在就是很空虚的,所以无法提供欣赏/肯定,反而会和孩子抢夺欣赏/肯定。
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父母没有较好地满足孩子的“(被)欣赏/肯定的需要”,孩子就会留下一个内心的伤口。这个伤口会持续性地影响这个人,哪怕ta已经成年。这样的成年人就成为了人们所说的“自卑/不自信”的人。
ta往往会应用不同的方式去应对这个“自卑/不自信”的伤口。
如果ta用的是屈从的应对方式,等于说这个人认命了,ta觉得自己就是这么“不好”的,也不挣扎了。
ta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者什么都做不好,或者很失败,ta的“自卑/不自信”是表现在面上的,比较容易被别人看出,ta还可能会选择与那些对ta苛刻,贬低/否定ta的人交朋友甚至成为伴侣。
ta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或者什么都做不好,或者很失败,ta的“自卑/不自信”是表现在面上的,比较容易被别人看出,ta还可能会选择与那些对ta苛刻,贬低/否定ta的人交朋友甚至成为伴侣。
于是ta可能会避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或者减少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以避免自己“愚蠢/脆弱/无能”的事实被发现。
如果ta使用的是过度补偿的应对方式,这就属于不认命了,我命由我不由天。ta内心依然觉得自己“不好”,但是ta希望通过努力逆天改命。
于是ta可能会变得非常苛刻/高要求,这样对待自己,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一个人用过度补偿的方式去应对伤口时,有时候可能会取得很不错的事业/学业成就,但同时会损害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有“不被欣赏/肯定”的伤口时,在ta的内心,就存在着苛刻贬低否定父母与无能无力无价值孩子的客体关系配对。当这个客体关系配对被激活时:
ta可能一人分饰两角,一边在心里面说着自己如何糟糕,一方面又体会着这种自己很糟糕的体验;
ta可能将父母的角色分配给别人,想象着别人是用这样的眼光看自己的,比如ta迟到了,就会认为咨询师会觉得ta迟到是非常不好的,虽然嘴巴上不说,但在心里面指责自己;
ta可能将孩子的角色分配给别人,自己成为了苛刻贬低否定的父母,比如ta的孩子考了98分,ta不会关心孩子怎么看这个98分的成绩,也不会好奇98分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就要求孩子下次不要粗心大意,一定要考100分。
图式疗法将“不被欣赏/肯定”的伤口称之为“缺陷图式”。
修正“缺陷图式”可以尝试方式有很多,我个人比较喜欢一种似乎可以“根治”的方式,就是放弃评价自己。
某种程度上讲,“缺陷图式”就类似于一个内在的差评机器,不停地在差评。这样的机器我们可能一时三刻是没有办法停止的,所以听到,然后放弃,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应对方式。
毕竟,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人,不需要也不应该被简单地评价,不管是差评还是好评。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梁侨辉
上一篇: 青少年抑郁辍学,父母可以做什么?
下一篇: 现如今pua这个词是否被过分滥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