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时下流行的PUA概念,来源于美国人埃里克·韦伯(Eric Weber)撰写的一本专门讲述如何提高与异性交往成功率的书籍《如何泡妞(How to Pick Up Girls)》,原意是教会男性更快结交异性对象的方法,后来被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控制、情感虐待的恶性行为模式,主要是利用“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侵蚀、摧毁受害者的自我意识。
“煤气灯效应”,在心理学上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导致个人认知与感觉失调的不良关系”(Graves & Samp, 2021, p. 3378)。受害者被有意地、系统性的灌输与现实不符的信息,导致他们难以分清现实,分辨不清自己的想法,不能相信自己的认知、记忆,甚至不能保持神志的清醒。
近几年来,一系列热点社会事件中,这两个词被频频提起,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相互替代的概念。
尤其是PUA这个词,每当出现社会性事件,其中涉及到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或职场关系的矛盾,PUA这个词就会一再被人提起。
例如:
工作成绩出色的员工,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是个废物,愧对公司/领导/父母;
在感情中,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的个人,却偏偏对一个各方面看起来都不怎么样的伴侣死心塌地,在ta面前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糟糕透顶,害怕对方抛弃自己;
一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许多读者就会愤怒地评论:
“这不就是被PUA了吗!”
为了避免更多地人陷入PUA陷阱中,一些人会提倡这样的说法:
“如果在关系中,你感觉到被冒犯了,那就是说明对方在试图PUA你。”
这样的说法,存在着一些无法自圆其说的问题。
个人的感觉和认知,并不一定和现实的情况相符,当感觉与现实出现了偏差,该怎么办呢?
任何关系中的双方是独立的个体,认知和感受肯定是有差异的,在关系中的需求也不同,如果发生了矛盾争执,是否意味着必定存在一方试图PUA另一方的问题呢?
是否在一段关系中,无论自己怎么想、有什么感觉,都是应当得到对方认可的,这样才算是健康的关系呢?
下面以PUA最常被提及的亲密关系为例,去做一些具体的讨论。
每当感情中存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人们就会疑心有“PUA”现象的存在。
很多时候,一些“可疑”的迹象,来自于双方在面对关系矛盾时,会抱有不同的期待:
作为关系中权力较大的一方,可能会期待对方对自己的意见表现出更多的尊重;
如果是关系中权力较弱的一方,可能会期待对方更多地哄着自己、或者,如果更多地依赖对方,会希望得到ta更好的回应和照顾;
无论是带着被尊重的期望,还是带着被照顾的期望,在对方提出异议的时候,可能都会疑惑对方的动机:
ta不同意我,是不是不尊重我?(ta想让我改变主意,是不是想PUA我?)
ta不同意我,是不是不想照顾我了?(ta不认可、不想满足我的需求,是不是想PUA我?)
看到这里,可能有读者已反应过来了,PUA这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成了社会生活中,大家热衷于给自己或他人贴上的“热门标签”之一。
“贴标签”这种行为,表面上来说,只是将情况过分简单化。热衷于此的人可能会辩称:“标签”虽然遗漏了事件的具体细节,却能够凸显其本质。实际上的情况或许恰好相反:
“标签”常常遮盖、混淆了事件的本质,伴随着“标签”衍生而出的愤怒情绪,指向的并非是事实,而是当事人内心的幻想、恐惧、期待或难以表达的需求,例如:
“我需要你的认可和鼓励...”
“我担心你会伤害我...”
“我希望在关系中,你可以给我提供情感支持...”
“当你拒绝我的时候,我感觉到羞耻和伤心...”
当关系中的双方,对彼此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时候,以上的这些情绪感受,可能就会被当事人压抑到潜意识中,意识中反复去想:“ta不愿意满足我的需求,我是不是被PUA了?”这一类不太搭边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偷换概念、缓解焦虑的防御方式。
给关系中的另一方贴上【PUA】的标签,并不能对改善关系矛盾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还可能会激化矛盾,陷入相互指责的困境中。
实际上,关系中的这种问题,并不一定和PUA有关,更多地是与【边界】或【沟通】有关: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
·过度讨好和顺从:认为满足他人的感受和期待,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自我压抑:在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认为自己“没有需求”;
·回避:恐惧、难以信任他人,难以与人沟通或合作;
·不安感与控制欲:当伴侣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待有差异的时候,会感觉到不安、情绪化,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对方;
·过度理智与情感回避:尝试用“讲道理”来控制关系的走向,否认关系中的情感因素,认为关系纯粹是利益的交换,等等。
......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性格特质都是不同的,在各种关系中面对的实际情况也不一样,具体的问题、要进行具体的思考、可能还需要不止一次地尝试。“贴标签”的行为,看似是提供了不费劲的现成答案,实际上却是在解决问题的方面走了弯路。
很多时候,关系里难以了解他人的部分,也和难以理解自己的部分息息相关,而这些部分只能通过持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去掌握,这个过程会很多迷茫和不确定的感觉,不会像“贴标签”、“给建议”那么爽快,但从长远来看,会更有助于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上一篇: 自卑,又名“缺陷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