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害怕失去自我,是下意识保持距离感的可能原因之一。
单身了比较长的时间,意识上感觉自己需要恋爱,行动上却一直是比较消极的,或者说进入了一段关系,却感觉很难向对方放开内心情感的部分,倾向于用谨慎、理性的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或许是在害怕“陷进”感情中会导致失去自我。
以下六种表现,可以参考看看,是否符合你的情况:
“发型不好”、“声音不好”、“穿的衣服不好看”、“不喜欢吃某物”、......
2. 有意无意地想要保持距离,一旦感觉距离太近,会有退缩或逃避的反应;
3. 与一个人的关系越近,越需要更多的自我空间;
4. 经常被一些,自己内心明白彼此关系不会有未来的人所吸引;或者是与你截然相反--非常害怕独处的人吸引,而一旦关系开始变得亲近,又会很想回避ta;
5. “我对ta没有感觉/激情/火花”、“我和ta之间好像缺了点什么”,忍不住理想化之前的某段亲密关系,或者经常将ta与自己的前任作比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在原生家庭里,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模式,是成年后亲密关系的一种“蓝图”或“雏形”。
如果在原生家庭的环境中,你大部分时间是“做不了主”的状态,父母或其中的一方,特别喜欢“大包大揽”,“替”你安排各种事情(而你几乎总是难以拒绝的),生活上被照顾得很好(可能“好”得过了头,有一种窒息感),情感上却是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又或者生活上的照顾也是不够的),总之,在这个环境里,你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认识:
情感上(或任何其他方面)只能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别人不能、也不会满足你的情感需求,并且对他人的需要,意味着将会受到某种控制。
这种“预设”,可能会让亲密关系难以发展下去,或一直维持在比较表面的状态。或许你在生活中会遇到不少符合这种“预设”的关系,一次次地进入关系的循环、重蹈覆辙的困境中,感到有些迷茫:为什么我遇到的情况/人总是这样?
亲密关系是涉及两个人的动力系统,尝试改变这种情况的第一步,就是留心观察,对于失去自我的担心和恐惧,是如何影响你在亲密关系的反应和行为的,而对方的某些行为,是如何增强或减弱你的恐惧的,如果你对探索这个关系的部分感兴趣,在改变关系模式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聊聊,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下一篇: 如何评价《铃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