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偷懒,借用于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这部纪录片里,作家余华讲到自己小时候在海里游泳,看着大海是黄颜色的,但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有一天他就想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很符合我对心理咨询的体验,不管是作为来访者,还是咨询师。
海水变蓝,是理想,即使可能达不到;一直游,是行动,快慢都可。
我出生于春天的一个节气,早晨8点钟。
小时候名字里有“飞”,因为我爸希望我“越飞越高”;后面用过“菲”,字典里它有“花草茂盛美丽”的意思。
我觉得出生的时辰和名字合在一起,对我多少有点积极暗示,我有朝气蓬勃向上的一面。
我很小就记得一些事。家在离县城不远的农村,离开大马路走几百米七拐八弯的路,深入村子里靠边的地方,就是我家。
屋前是我家的甘蔗地,房子的左边是一条细溜儿的池塘,前后延伸出老远。屋后也是地,大多数都是绿油油的,出去几十米才有人家。
房子的右边是我最爱的二爷爷家,我常去他们家玩,吃好吃的,至今还记得二婆炸红薯片的香味。
边缘的好处,偏安一隅,安静、安全;但又和旁边有联结,享受着人际的温暖。
家里总是簇拥着很多人,很热闹。
一是爸爸喜好交友;二是我出生那年我爸就买了电视,家里总挤得满满当当,据我妈形容,鸡笼上都站着人在看电视。
如果要讲0~6岁的回忆,不限篇幅我可以写一大篇,那些彩色的、流动的画面似乎还很近,每个场景都很值得记录。
比如吃不完的甘蔗、爸爸论麻袋买的橘子和苹果、摔伤后外婆带我打针每天经过别人院子里偷摘的桃花……安全、悦动、绚丽。
虽然也会穿插一两个灰色的镜头,比如父母偶尔的吵架,但整体是明亮的调子。
长大后才知道,我还有个姐姐,2岁溺水夭折。
妈妈说她机灵、懂事,她定格在完美的2岁,妈妈说起来时好像听不出悲伤,这让我好奇又难过。
3岁时,我弟出生。他是超生,计划生育政策正严,但爸爸想要生一个儿子,抗争着才生下了他。
前面发生了什么,我全无印象,只记得他出生的那天晚上,我看着他躺在妈妈的床上,在被子里隆起一小条儿,暖黄色的白炽灯光充满房间。
但是,又有个印象,好像灯光只聚照在床上那一小条儿上,屋子里的大人们洋溢着笑脸,声调很高地在感叹、说笑着。
这是一个被满满的期待承接住的新生儿,而我,好像也没什么感觉。
现在回看,可能也有情绪,但那超出了一个3岁小孩的处理能力。
无论如何,我已占据了老大的位置,不可更改。
弟弟一周岁时,爷爷请了皮影戏班子唱戏庆祝。我看不懂,但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小人。
半明半暗里,我在人群中找到一把椅子坐,屁股整个陷下去,后背被刮得生疼。座板儿缺了一块,这是一把坏掉的椅子。
现在来看,对一个女孩来说,被期待着性别的弟弟出生,算得上一个创伤,似乎在同胞竞争中已天然输在了起跑线上。
我的竞争“策略”:一是坐牢我老大的位置,懂事、承担责任,但这也导致我在原生家庭中过度付出,这是后话;
二是忽略自己的女性身份,要求自己和男孩一样好,男孩能做到的我也要做到。
无意识中我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并没有那么认同,似乎如果我不把他们打倒(阉割),我就会输。
这让我和男性很难平等地合作,要么贬低他们,要么服从他们。
6岁时,家里从我出生的地方搬家,我也上了一年级。
有天放学时爷爷突然来接我,带我到医院去看爸爸,我才知道爸爸病了。过了段时间,他出院了。我以为他好了。
回来后他总是躺在家,有时会有医生上门来打针,家里有很多废弃的输液管。
到后面他渐渐神志错乱,眼睛失明。那一年的夏天,很热,总是下暴雨。
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学打闹着,会突然安静下来,看着路边沟渠里浩浩荡荡的土黄色洪水一路往前奔涌。
一年级暑假最热的时候,爸爸走了。
对大人们来说,是预料中的。对我来说,是突然的。
上午我还拉着弟弟出去玩,回到家里大人已经在给爸爸穿衣。
接下来的丧事,在我的记忆里像流动的电影画面。
周遭往来嘈杂,却寂寂无声;残阳绚丽,但入夜后家里如墨般清黑。我站在画面之外。
好多年后,我坐在咨询室,在讲述中穿越回去,才感觉到从那时起,我的某个部分被冻住了。
又经过好多次的穿越,那个部分才流动起来。
后来我尽力不向他人提起爸爸的事,希望别人忽略,也希望自己忽略。我以为自己很坚强。
其实,时至今日我仍能感到它对我的影响,像多年的伤疤在牵扯之下还是会痛。
我能察觉到,在咨询中我会敏感于来访者的抛弃;在视频咨询时感觉和来访者建立关系比较困难,因为关系可能突然中断,对方可能突然消失。
我理解自己这一点,我会提醒自己。
爸爸走了后,妈妈很辛苦。在农村要一个人带我和弟弟生活,非常不容易。好多年里,我都很怨她,觉得她对我冷漠挑剔、重男轻女、和弟弟更亲近。
经过这几年的咨询,再度回想过去时,我变了。
她已经做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没人能做到尽善尽美。我钦佩她过去所做的一切,我愿意在未来柔软地照顾她的需要。
生活急剧陷入贫苦,还有我感受到的同情怜悯,都让我觉得痛苦。
幸运的是,从上学起我的成绩就不错,从农村中学考到重点高中,接着考到不错的大学。
聪明、懂事,似乎是我安身立命的标签。这是可以划动命运之舟的桨,也是刻舟求剑的印记。学习好、懂事,符合别人的期待,我得到了夸赞认可。
但是,这些都非常脆弱。如果没有这些呢,我还是好的吗,我还值得存在吗?
对此,我在无意识中一直都是怀疑的、不安的,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一无是处。
我也是愤怒的,为什么我需要满足期待,才能获得看起来应该天生就有的东西?
感谢我的咨询师。她让我在咨询中能一次次诉述委屈、悲伤和愤怒,就像冲刷掉掩盖在内心的陈年尘土,让我能看见自己的天赋和闪光点;
她一次次的反馈,让我确信我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不需要用技能点和成就去衡量自己是否值得被爱。
当我对自己的存在和被爱有了确信后,发现我拥有的已经够多了,甚至太多了。我开始感谢生活的馈赠,也接纳生活给我的考验。
首先,因为我喜欢。
我不太愿意说成为心理咨询师是为了帮助别人,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刻意回避它的助人属性。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喜欢和他人一起,感受更丰富的情感,活得更自由,呼吸更顺畅,更像一个人。
我相信人与人彼此独立,从根本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同身受是稀有、难得的。
但我们又像岛屿,在海洋深处的地壳上相连。
我很乐于陪着另一个人抵达心灵的深处,去触碰微妙或危险的体验,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将它们变成可理解与可分享之物,获得内在深层的安宁与愉悦。
我相信,咨询师是一个可能与来访者有类似焦虑和冲突的人,恰恰是这一点我才能理解ta。
我能做的是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他们,可能刚好也能理解我自己。这个过程包含:开放的态度、理解与陪伴、交互与启发。
其次,因为我适合。
在个人体验中,我不断地梳理自己的兴趣和特质,发现很多和这个职业相吻合的点:
-对人的行为、以及背后的信念和动机感兴趣,试着以不同人的角度体验各自的感受。
-比起有广度的关系,我更偏好一对一稳定的、深入的关系。
-偏高敏感的特质,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有不错的感知能力,并能表达出来。
-喜欢看访谈的文章和节目,喜欢看访谈双方互相铺垫或碰撞,让话题不断深入、升华,访谈对象真诚、深入地表达自己。
-喜欢细细觉察那些无可名状的感受,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将内在混沌的部分变清晰,不仅会更确定、安稳,过程本身让人愉悦。
-能和来访者一起潜入更深的情感和领悟,这个过程本身的体验让我有满足感。
再次,我喜欢心理咨询像一门手艺,兼具专业性和艺术性。
它需要长期投入,不断找自己的手感,打磨技艺;咨询风格和咨询师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关,也让我觉得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这份职业中很有发挥的空间。
一直以来,我对自我探索都挺感兴趣,试着看书,尝试各种练习,直到接触精神分析,觉得这个味儿对了。
2019年,上了曾奇峰老师的初级精神分析学习营,感受到精神分析的魅力。
接着,以来访者的身份接受心理咨询,我受益很多,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很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接受咨询半年时,得知红树林心理咨询成长班开班,我很自然就报名学习,对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不同流派有了大概了解。
紧接着上了红树林心理咨询实习班。实习班不仅提供直接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的机会,还有持续稳定的团督,帮助我克服了新手咨询师“零”的突破阶段的恐惧和不安。
这里有同伴一路同行,一起分享新手期的焦虑、沮丧、安慰、欣喜,也有持续的每周一次的团督为大家保驾护航。
也很感谢助理们的主动、专业、温暖的工作,给到新手咨询师很多支持和安慰。
除了长期的个人体验,为了更好地理解个案,我增加了每周一对一的个体督导,根据自己的兴趣看书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继续接受心理动力学的长程培训。
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持续稳定的学习,感觉挺幸福。
在和来访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会感到自己不足。要成为一名对来访者有效的咨询师,需要终身的持续学习。
目前我体验到的不足,有三个方面:人格准备、理论储备、个案经验。
1.人格准备:
人格准备,并不是要完全准备好才能和来访工作。对我来说,是要时刻注意对自己的探索和觉察。
我体验到当自己内在稳定,我才能对来访者有更多开放性,更能允许来访者内在的情感风暴影响我。
不害怕被卷入、被淹没,才能敢于认同来访者,认同后再跳出来思考自己的反移情,才能真正地理解他/她。
这种稳定,除了咨询经验的累积,我更看重在个人成长中不断深入自己的体验,修通情结。
对我而言,有两项重要的议题:1)修通自恋,承认我的不完美。
这样才能和来访者在情绪的低谷中待得住,不急着做些什么拽他/她出来;在来访者表达不满时,能够涵容,不被激怒;
接受不足和不完美是常态,我依然可以存在于关系中,这对来访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2)处理攻击、竞争的议题。
2.理论储备:
目前比较喜欢自体心理学,会着重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客体关系也很有意思,很多重要的概念会对理解来访有醍醐灌顶的效果,主要是自己看书学习,过两年再考虑通过培训深入了解;
其他的技术,简德林的聚焦、意象对话等都很有兴趣,可以和心理动力学结合,后续也有安排学习。
不管学习什么理论,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来访,和他/她一起工作,所以会根据在咨询中的体验、来访的情况调整学习的项目和节奏。
3.个案经验:
最重要的放在最后面。除了理论学习,个案实践-督导的循环,很适合我这样习惯从体验中学习的学习者,对我来说是特别让人踏实的学习方式。
要多接个案,多督导,多反思。咨询的手感,将在一次次实操的刻意练习中形成。
标题偷懒,借用于贾樟柯导演的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这部纪录片里,作家余华讲到自己小时候在海里游泳,看着大海是黄颜色的,但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有一天他就想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很符合我对心理咨询的体验,不管是作为来访者,还是咨询师。
海水变蓝,是理想,即使可能达不到;一直游,是行动,快慢都可。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匿名来访者
上一篇: 作为家长该佛系点还是内卷点?
下一篇: 亲密关系中的3种权力不平衡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