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抑郁焦虑 > 伤害自己身体的人,就是为了博取关注吗?   抑郁焦虑

伤害自己身体的人,就是为了博取关注吗?

来源:红树林心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12    阅读数:191

自残或自伤行为,通常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

通常有以下这些形式:

击打、烧伤、咬伤、撞击、刮伤、或者有意让自己暴露在可能发生危险的环境中,希望受到某种伤害。

近些年来,随着青少年心理健康情况恶化,受到焦虑及抑郁状态影响,自残行为正在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许多社会公众对此也有很多的误解:

“寻求关注”、“操控父母”、“青春期冲动”、“盲目模仿”......这些误解可能让需要得到的帮助的人感到更难鼓起勇气主动寻求帮助。

每年的3月份是呼吁关注自残行为月(Self-Injury Awareness Month),借此机会,与大家讨论澄清一下关于自残行为的4种最常见迷思--


迷思1:“自残是一种不成熟的、操控性质的、寻求他人关注的行为”

许多人自残行为在隐秘的空间中发生、对外小心翼翼地掩盖起来,就是为了回避对自残行为的污名化的解读。

心理学研究显示,自残的最常见原因是为了缓解压力过大、情绪的痛苦程度过于强烈的状态。[1]

在一定程度上,自残行为也是一种沟通的尝试。

对于缺乏在人际关系中语言沟通技巧、或者长期处于情绪情感受到他人忽略、否定的环境中的人来说,自残是一种几乎别无选择的沟通方式,希望传递出痛苦的讯息、得到重要他人的理解或帮助。

迷思2:“自残行为就是自杀行为,自残就是想死”

正如文章开头定义的那样,当讨论自残行为时,通常会将其与自杀行为区分开来。

有一部分实施自残的人有自杀的想法,实际上,自残行为是自杀行为预测中最为准确的讯号之一[2]

但是,很多自残者并不是在寻死,他们没有明确出现过自杀的意图或想法,只是以自残作为一种减轻情绪压力的方式,当心理咨询师面对有自残行为的来访者,或者大家发现身边亲友有自残行为的时候,区别其行为是否具有自杀意图,是能够予以适当帮助的重要前提。

当然,即使是面对无自杀意图的自残者,也需要重视,因为在自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失控导致意外死亡的情况。

迷思3:“如果一个人实施自残行为,ta就肯定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PD)”

《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DSM-IV)是许多精神科医生用以诊断患者的参考标准,其中自残行为只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列表中被正式提到,因此许多人误以为自残行为只在边缘性人格障碍群体中出现。

实际上,许多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或者具有边缘性人格(未达诊断标准)的人群,并没有自残的行为习惯[3]

而许多实施自残行为的人、本身并不是边缘性人格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而是深受其他心理疾病困扰,例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者等,都有养成通过自残行为缓解情绪压力的习惯。

迷思4:自残行为是不用/不能治的

一些人认为:

自残行为只不过是“青春期的冲动行为”,如果不是真的想死,过了容易冲动的年纪自然就好了。

心理学研究显示:

世界各地的人群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自残的行为[4];多达36%的青少年承认曾经有过自残行为[5]、5%的成年人报告有自残行为[6],自残行为确实在青少年群体中比例明显偏高,但是自残行为并不一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许多青少年自残的习惯会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7]

目前有许多心理咨询流派可以帮助到想要停止自残行为的人群,不同的流派的工作重点和切入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认知-行为流派(CBT)或者辩证行为疗法(DBT)会帮助来访发现并改善自残行为背后的思维模式,协助来访养成更健康的情绪管理方式;精神动力学派的咨询师,可能会更侧重于深入理解自残行为背后的抑郁情绪或焦虑情绪的根源。

参考

  1. ^Taylor, P. J., Jomar, K., Dhingra, K., Forrester, R., Shahmalak, U., & Dickson, J. M. (2018). A meta-analysi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fferent function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27, 759-769.
  2. ^Klonsky, E. D., May, A. M., & Glenn, C. R.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attempted suicide: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four sample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2(1), 231.
  3. ^Turner, B. J., Dixon-Gordon, K. L., Austin, S. B., Rodriguez, M. A., Rosenthal, M. Z., & Chapman, A. L. (2015). Non-suicidal self-injury with and without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differences in self-injury and diagnostic comorbidity. Psychiatry Research, 230(1), 28-35.
  4. ^Xiao, Q., Song, X., Huang, L., Hou, D., & Huang, X. (2022). Glob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between 2010 and 2021 among a non-clinical sample of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3, 912441.
  5. ^Zetterqvist, M., Lundh, L. G., Dahlström, Ö., & Svedin, C. G. (2013). Prevalence and func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using suggested DSM-5 criteria for a potential NSSI disorder.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1, 759-773.
  6. ^Klonsky, E. D. (2011).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United States adults: prevalence, sociodemographics, topography and function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41(9), 1981-1986.
  7. ^Bjärehed, J., Wångby‐Lundh, M., & Lundh, L. G. (2012).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a community sample of adolescents: Subgroups, stability, and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2(4), 67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