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提醒了我们:快乐的生活,原来是不需要网络的
北疆之北是阿勒泰,最近《我的阿勒泰》已然落下帷幕,但可谓后劲十足。
不仅是被片中堪称“新疆旅游宣传片”的仙境般的风景折服,让我分分钟想要去旅行打卡,更多打动我的是剧里真挚热烈、简单纯粹的情感。
去草原、看星星、领一匹马吃草、爱一个具体的人,城市里的打工人或许无法共情阿勒泰,却可以被阿勒泰共情和治愈。
周依然在《我的阿勒泰》中扮演汉族女孩李文秀。她从小梦想当一名作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文秀一直留在乌鲁木齐打工,但频繁受挫之后还是回到了妈妈和奶奶生活的家乡——阿勒泰。
如果大家看过原著就会知道,这个汉族女孩文秀就是作者本人——李娟。
回到阿勒泰并不是文秀的主动选择。事实上,她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因为在她看来,北京有很多作家,这是一座容易培养作家的城市。
因此刚回到草原上时,她似乎额外受挫。当地会说普通话的人少,她也不会说哈萨克语,回去的路变得格外坎坷——她不仅走错了方向,还被挂在树上的马头砸了。
与文秀的局促和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母亲,张凤侠(马伊利饰演)。
张凤侠在当地经营着一个小卖部,与当地的人维持着很好的联系。她自由洒脱,有很强的社交能力,因为母亲的关系,大家也都称呼文秀为“小卖部的姑娘。”
帮助母亲经营小卖部时,文秀发现账本上的很多欠债没有归还,她决定帮助母亲讨债。
在讨债的过程中,文秀认识了库兰和托肯、接触到了当地的真实生活,她意识到:“这深山的社会看似远离现代的文明秩序,实则有着自己的心灵约束。那种人与人相互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本能的相互需求所进行的制约是有限的,却也是足够的。”
生活在21世纪20年代,如果让你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答案每个人都不一样,但是或许我们会有共同的烦恼:
那我付钱怎么办?
我去哪儿玩游戏?
没有手机我怎么出行?
……
思考这个问题忽然变得有点困难和苦涩,我们似乎已经难以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
对于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被阿勒泰吸引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剧中的阿勒泰,没有网络、没有电子设备、没有社交媒体和点赞。在这里,你可以和羊群一起发呆,可以花一天的时间思考舞会穿什么、可以骑上马驰骋在草原感受耳畔流动的风。
这在现代生活里是十分奢侈的。
有这样一项科学研究报道:一个人每天接受的信息有 34G,是一个人一生所能处理信息的 1/6。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超负荷地接受信息,如果没有足够的“屏蔽力”过滤掉垃圾信息,它们就会在大脑里堆积,直到把我们变成一个疯子。
有网友说,“每次双11或者618我都会焦虑,不买怕亏了,买了怕买贵了,抢店铺大额券,抢平台服饰券美妆券,抢直播间红包,预售付定金,充店铺购物金,凑满减...绝了绝了,身心疲惫。”
社会心理学中有个“决策疲劳”的概念,说的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做着微小的决策,积累下来会让我们产生精神疲劳。
由此可见,拥有屏蔽力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屏蔽力,可以帮助我们排除负面信息,屏蔽掉次要、无效信息的能力。一个人屏蔽力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人生的高度。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屏蔽什么?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心理上没有成熟”的人。
心理学家心理学家丹·基利指出一类人属于“彼得·潘综合征”患者,他们是心理成长滞后的长不大的“巨婴”。
这类人情绪激烈,常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主动承担责任。
在于这类人相处的过程,我们就需要拥有屏蔽力,而不是和对方较真,试图说服对方、证明自己。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课题分离”的理论,说的是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应该区分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课题。只有区分开,才能保证人际关系的畅通。
不少人在遇见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总是要和对方一争高下,让对方赞同自己,但事实往往是:越争辩,越生气,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他人的,不贸然闯入他人的课题,不允许别人随意闯入自己的课题,才是我们要做的。
对于别人的事,我们应当学会闭嘴,克制住自己的反驳欲。
对于别人的赞赏或批评,我们也无需太过较真。
当我们太过于在于他人看法,就很难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做事患得患失。当然这里并不是让大家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于一些有用的我们还是要听取的,不然就会造成盲目自信。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工作时间,同事们在聊八卦,你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手头的工作还毫无进展;
刚拿起一本书,微信提示音响起,于是忍不住拿起手机看了起来,再放下时已经是深夜。
……
太多的信息时刻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把宝贵的时间一点一点吞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安静成了一种奢侈。
有个“木桶效应”讲的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木桶效应提醒我们:补足自己短板的重要性。
只有屏蔽无效的社交、努力和信息,才能实现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而《我的阿勒泰》让大家重新发现,我们原本不需要网络就能获得快乐;我们不需要焦虑与内耗就能和自己和解;我们不需要对过去耿耿于怀,对未来感到不安,就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在生活中,面对选择时,可怕的或许不是选项,而是你自己的想象和畏惧。
你能做的是,找出内心抗拒的关键点,把自己的偏见、情绪,从大脑里剔除出去。
如何将焦虑化为具象的行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具体行动的价值总是有限的,接受有限。
如果以理想为尺度衡量现实,当然会觉得很糟糕,但如果以历史为尺度来看待现实,你就会觉得,还可以也算是进步啦~
罗翔老师在十三邀的访谈中说到:“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
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人终究是平凡的,我们不能总是站在雾里,从理想的角度去妄想包揽所有,然后在得到现实的一次次事与愿违中焦虑。
每个个体人生都是一段抛物线,不同的个体波峰波谷的时点不同,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少跟自己较劲。
第二,从未知的恐惧中抽离
未知的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生命进化到今天的我们,潜意识里保留着这种对未来的担忧。
现代的工作机会相比过去20年,10年是多的,但是出于对稳定的追求,现在的年轻人拼命想挤进去公务员,事业编,国企这些被称为“铁饭碗”的工作岗位。
回想起80、90年代的“下海”经商潮流,也不是完全无所畏惧的冒险。而是在那个时代,成功的典范多了起来,他们心理多了些把握。
针对未知的东西,首先,了解你自己。
面对未知,倘若想要解除焦虑,你不应该纠结于每一个选项内容本身,而应该诉诸于理性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真正想要什么?最不想要什么?
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在以后的路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才能顺风顺水走得更远。只有了解自己,我们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做出合适的选择。
比如,职业选择,那就测试自己的工作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 。
比如,要不要炒股?要不要创业?要不要做自媒体?你也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出选择,然后才是专业的知识技能层面的分析。
其次,给自己机会去尝试。
如果是职业方面的,不管工作是稳定的还是冒险的,你都可以试试,一般1-2个月你会能察觉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
有网友讲述到,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生活,就自己先在大城市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回到了小县城。回到小县城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适合大城市。
最后,在选项之间做出比较,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接下来就是为自己的选择努力,用具体的努力对抗不具体的忧愁~
上一篇: 关于爱自己的5个选择|525心理健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