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因一场考试开始的未知冒险...|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故事   案例分析

因一场考试开始的未知冒险...|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故事

来源:红树林心理    作者:匿名来访者    发布时间:2024-10-06    阅读数:128

促使我开启一段长期心理咨询的,是一场考试。

那场考试需要我在应付繁重课业的同时,拿出大量精力来备考。学业与考试的双重压力最终击垮了我长期压抑而脆弱的情绪。

考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嗜睡,每个周末的白天我几乎都在半梦半醒中度过。有时偶然醒来,看着宿舍惨白的天花板,铺天盖地的压抑感和窒息感朝我涌来。我只好翻个身,带着拖延逃避的愧疚再次昏昏睡去。

这种反常的生理状态在考试当天达到了顶峰。在赶往考场时,我感到自己没来由地想要哭泣。

雪上加霜的是,考场的环境并不太好。电脑破旧,环境逼仄,声音嘈杂,管理混乱。加上考试题目比我预期的难了不少,当持续了一天的考试终于结束时,我的情绪彻底崩溃。


我在考场对面的酒店开了一间钟点房,并在房间里无法控制地连续哭了三个小时。当我意识到我根本不能遏止住自己的眼泪时,我想,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我一边继续哭泣,一边拿起手机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01 心理咨询,让我换个角度看待生活

当我真正走进心理咨询室时,已经是差不多半个月后了。

开始心理咨询之前,我需要填写我想咨询的问题。我尝试着将自己的问题归纳为三点:

情绪低落,心情抑郁;
自卑,以及自卑带来的社交恐惧;
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迷茫。

但事实上,我知道这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三个问题。恰恰相反,它们相互缠绕,彼此影响,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将我牢牢困住。

头两次咨询,我几乎完全是在情绪崩溃中度过的。每次五十分钟的咨询,我从坐下来就开始流泪,一边哭一边向咨询师讲述我的经历。其实那些经历并不一定都很糟糕,但我依旧克制不住地感到悲伤和绝望。

那时的我脆弱而敏感,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让我完全否定自己,别人一点细微的举动都可能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并因此惴惴不安很久。这些不断积累的压抑情绪,最终在咨询室里被完全释放。

而当我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是咨询师的提问与引导,让我从焦虑无助中短暂地跳出来,尝试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分析我的处境。

有一次,我向咨询师抱怨我的社交恐惧。我告诉她,我每天只能在微信上回复几个人的消息。一旦收到的消息超出了我的心理预期,我就会选择逃避,拖延到第二天才回复。

“但你最终还是会回复的,对吗?”她这样问我。

“对。毕竟不回复太不礼貌了。”

“那么你并没有在逃避。”她说,“你还是选择了面对这些社交压力,只是你一天能够应付的社交有限。这不是你的问题,人的精力本就是有限的。”

“只能怪那些后找你的人运气不太好。”她开玩笑道。

我长舒了一口气,那些因为无法及时回复别人而带来的愧疚,似乎在这短短的对话中得到了缓解。

在之后的咨询中,类似的对话还出现过很多次。“这不是你的问题”“你没有错”“你不必感到羞愧”,当咨询师告诉我这样肯定的答复时,我总会感到如释重负。

在过往的生活中,我总是习惯性地将一切问题的起因归咎于自己,并因此自责自卑,焦虑不安。

但心理咨询为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让我可以透过咨询师的眼光,更客观地看待事情的全貌。许多我强加给自己的重担由此卸下,我得以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02 心理咨询是一次未知的冒险

在刚开始心理咨询时,我曾问过我的心理咨询师这样一个问题:我大概多久可以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心理状态?

她告诉我,她也不知道。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更久。她无法给我一个答案,并且也希望我不要太执着于这个答案。

我当时不太理解她的话。在我的想象里,她应该给我一个肯定的答复,告诉我她会用怎样的方法“治疗”我,并且在多久之后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让我“康复”。

这样的想象源自于我对心理咨询不够准确的认识,更源自于我内心对于一个确定答案的渴望。但我的希望落空了。

事实上,比起答案,心理咨询在一开始带给我的似乎更多是问题。在咨询的过程中,我的咨询师最常向我提出的问题就是:“为什么?”

“我感到很不安。”“为什么会不安?是正在发生的什么事情让你感到不安吗?”
“我很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观点。”“为什么会害怕?你担心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吗?”
“我心里并不想这么做。”“为什么不拒绝?拒绝了会怎么样?”

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十分困扰我,因为它们不断质疑着一些我原本已习以为常的事情。我常常在咨询师追问后沉默思考数分钟,才能给出一个答案。甚至有的时候,我无法在咨询现场作出回答,只能把问题带回生活中,在生活里慢慢寻找解答。

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我和我的父母的。

我的父母在我高考前,对我的成绩有很高的要求。但在我升入大学后,他们就不再对我有任何学业要求了。

“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这是我上大学后,他们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这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因为我长期紧张的心理状态并没有因为他们态度的改变而缓解。恰恰相反,我变得越来越焦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并因此在心里一遍遍地自我攻击。

直到一次心理咨询时,我的咨询师问我:“你的父母真的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了吗?”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啊,他们希望我开心就好。”

这个问题在咨询过程中就这样被暂时略过了。直到有一天,我的父母告诉我,我毕业后应该回到他们身边,并举了一个“别人家孩子”的例子来说服我:

“你看那个谁家的小谁,现在回来找了个体制内的工作,天天住在家里,陪在她爸妈身边,多好。”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父母并不是真的放下了对我的要求,他们仍然在以其他方式向我表达着他们的期待,而我也一直在被动地承受,并像从前一样尽力满足他们,哪怕是以牺牲我自己的意愿为代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父母的指责和批判。在过去将近一年的心理咨询中,我和咨询师不断地触及我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在一次比一次深入地讨论中,我逐渐意识到,父母与我一样,都并不完美。我在咨询中探索自我,同时也探索父母。

在咨询室里,他们与我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权威的父母和顺从的女儿,而是三个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的平等的“人”。

当我尝试以更为平等的角度去理解父母时,那些原生家庭加诸我的精神压力,也开始慢慢松动。

现在的我,更加理解一开始咨询师为什么劝我不必执着于寻找一个咨询的“答案”。

因为咨询的意义,不在于给予我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在于启发我带着问题上路,开启一次充满未知的冒险。冒险的尽头,也许有我想要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是这次冒险中我的经历、思考与收获。


03 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

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开始,每周一次的咨询对我来说只是焦虑生活中一个可以短暂放松的片刻。随着咨询次数的增多,我才渐渐开始将我与咨询师的讨论带入生活中去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压抑、自卑的情绪。

而直到咨询了大半年后,咨询才真正开始改变我在生活中的实际行动。

第一次感受到咨询带来的实质性改变,是在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上。

那时我在一家公司实习,带我的前辈对我很好,帮了我很多。在我实习期间,这位前辈离职了。在她离职前,我和她一起出去吃了一次午饭。我当时内心非常感谢她的帮助,也很希望能和她多聊一聊关于职业选择之类的事情,听取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然而尽管我脑子里有一堆话题想和她聊,最终我却什么都没说。那场午饭在无话可谈中草草收场,我也没能和那位前辈有更进一步的联系。

在那周的咨询中,我向我的咨询师提起了这件事。她问我:“为什么你不敢和她聊一聊你想聊的那些话题呢?”

“因为我觉得像职业选择这样的话题,有可能会涉及她不想谈论的隐私,这会让她觉得冒犯。”

“那你可以说,你有个话题想和她聊聊,但她不愿意聊的话可以直接告诉你。”

我无言以对。我没有想到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这样直接地表达自己内心的顾虑。

在以往的社交中,我总是把这些担忧埋在心里,导致自己看上去非常拘谨,并且似乎不怎么愿意和别人交流,尽管我内心其实非常渴望和他人深入地沟通。

后来,负责带我实习的换成了另一位前辈。同样地,她也非常善良亲切。在一次一起吃饭时,她自然而然地和我谈起她从一家大公司到一家小公司的跳槽经历。我对她的这段经历很感兴趣,而且这次我不想再像上次一样,因为自己的谨小慎微,错过和这位前辈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于是我鼓起勇气,说道:“不知道方不方便问一下你当时跳槽的原因呢?”

前辈欣然回答了我的问题,并顺便为我提供了很多关于工作的建议。在那次一起吃饭之后,我和她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更加自然。

或许这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一直非常恐惧社交的我来说,这件事却意味着我开始尝试放下顾虑,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这是心理咨询带给我的极其重要的转变。

在此之后,我逐渐学会了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当我在一个场合感到尴尬时,我会把我的感受向身边的人及时地说出来。这让我意外地发现,很多时候对方正和我一样为此感到尴尬。

我由此明白,那些我之前以为是由于自己社交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问题,可能仅仅是一种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普遍现象。这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社恐和自卑,减轻了我与人交往时的心理负担。


同样地,当我意识到我无法很好地应对眼下的状况时,我也开始主动向其他人求助。“我不太会处理这样的事情,我该怎么做?”像这样一句简单的问话,能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但从前的我担心这会给他人带来麻烦,而往往不敢把这句话说出口。

当然,我能够这样做并得到积极反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幸运地处在一个非常友好的氛围中。我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往往不吝于给予我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能够一步一步地尝试开放自我,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因为屡屡碰壁而选择放弃。

事实上,现在的我依旧时常感到焦虑、自卑,在社交场合中也总是最拘谨的那一个。到目前为止已持续近一年的心理咨询,仅仅改变了我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但这样的改变已经足以激励我继续这场冒险,并开始期待接下来沿途的风景。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匿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