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学生被打?家长该如何是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4-04 阅读数:1489
昨天新闻播报东晖小学5年级的一个男生被班主任打。
在视频里面年仅13岁的男孩还被一位女老师伸手掌掴4下,男孩还手打老师一下,反而遭到班主任更重的掌掴和推打,把孩子推到墙上。整个过程中旁边的男老师没有劝阻,只是观看整个过程。男生回家后面对母亲不敢讲出自己在校发生的事情,趴在一边眼睛红红的。家长觉得不对劲,再三追问下才知道自己孩子被老师打,心痛之余打电话给远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告知孩子在校发生的事情。男孩之前远在广西和爷爷奶奶生活,父母怕留守在外对孩子有影响,上一年9月把小孩接过来广州一起生活。在外打工的男孩父亲得知此事后,马上回广州要求学校涉世老师跟孩子道歉,并且赔偿精神损失。在记者询问孩子事情经过后,问孩子还想不想回校,孩子表示不想而且看到老师就怕。记者问以前是否被老师打过,孩子表示有。男孩父亲表示校长说老师要向家长道歉,孩子向老师道歉,这样的一个处理方式他不接受,然后找来了记者,要求学校涉事老师跟孩子道歉,并且赔偿精神损失。
类似这样的事件不止一次在新闻上面报导,每次看到这些新闻的时候,各位家长会怎么看待和处理孩子遇到的挫折与困难呢?家长在处理孩子成长问题时,面对孩子在往后的人生道路里,遇到挫折后父母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孩子在多彩的人生路上茁壮成长,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的时候,总是期望回头能有一个温暖的依靠,稳定的港湾庇护着,内在的力量得到激发,情绪得到宣泄,自己再次走向外面的世界。遇到被老师打或者说遇到人生中较大的困难、打击、受到伤害后,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不想告知家长,想独自面对。可是孩子总会在那些时候是期待父母能够帮扶一把的,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帮助呢?
1.首先给孩子感受到沟通的环境是安全的。温和的语气询问,让孩子体会没有压力、恐惧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在这个时候孩子最敏感,心里积聚了很多情绪,很想流露出较强烈的情感。让他感受到表达自由、舒适的环境增加他的安全感,慢慢的他才会打开心房讲述自己遭遇的挫折,信任父母是接纳自己这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2.不要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作为父母不能偏帮老师或者自己的孩子。当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倾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冷静下来,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的看待事情的产生情绪背后的缘由。
3.学会共情。让孩子看到在这件事情里面涉及的人所做出的行为,要学会分辨是非对错后,体会对方的情绪还有立场。激发孩子更全面的看待问题,并且引导孩子讲出:“如果可以重来你希望怎么解决这类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不是直接从家长那里得到答案。
4.孩子与父母互相拥抱、互相表达感谢。家长不能帮助孩子一辈子,在他成长的时候应该把握这些时间点,也庆幸这些时候孩子还愿意与你交流。孩子的人生还是要自己把握,逐渐建立他的自主独立性,健康的人际交往,发展他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减少对家庭还有父母的依赖,让孩子理解到外在的各个个体没有义务去理解你,照顾你。要学会自己成长,自我保护还有对外在环境形成一定的的人际界限。体会当下父母的陪伴与支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父母也表达在和孩子沟通时候体会到的情绪与想法。增进彼此的沟通,学会接纳自己、接纳别人,对生活抱有感恩的心。
面对这些成长的烦恼,父母学会引导孩子。家长最惯性的做法就是抱怨、攻击孩子或者他人。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孩子看到自己自身的资源,他的是非观还是逗留在父母的判断中,行为模式也是模仿父母的做法。在人际关系里常常会以父母身上习得的模式应对,造成的困扰也是一直没有办法自行解决。学会放开双手,倾听孩子的声音,或许他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