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广州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广州心理咨询

来源:风墟    作者:风墟    发布时间:2017-04-11    阅读数:1960

1.


是「无我」的能力。


佛教中有个词叫做「我执」。小乘佛法认为,我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执指的是人们执着于一个“自我”的假象,过度的自我关注,从而只能局限与一个狭隘的、矛盾的自我概念之中,无法意识到现实与存在的真相。


虽然这是一个宗教中的概念,但实际上现代心理学里有许多的观念和疗法都与我执这个概念有许多的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森田疗法强调的从情绪本位转向目标和行动本位、认知行为疗法中和来访者那些不合理的核心信念辩驳,这些在本质上其实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来访者的我执,从而令他能够不拘泥、不沉浸于自己的问题之中,能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于是那个“有问题的自己”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

 

「我执」的对立面就是「无我」。

 

无我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无我并不是指你消失了,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没有了你。

 

而是你变成了一个通道,你联通了一切,你接纳了一切,你的内在毫无阻滞,你一切都不会拒绝,你一切都不会强留,顺其自然,为所能为。

 

就像你突然打开了,一切的存在都被你完全的接受,你什么都不会拒绝,什么都不会令你起波澜,你只会有选择的摘取你所想要的。

 

你不会执着于自己的观点,你从不会去维护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因为你知道无论选择了那种观点那种立场,这都意味着你错过了和你持相反观点和立场的智慧,都意味着你只看到了这世界的一个部分,一个角度,如果你执着并坚定的相信自己的看法,就意味着你必然是在以偏概全。

 

所以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这些概念统统都被你抛弃,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世上一切的对立本质上都是在制造割裂和矛盾,实质上矛盾并不存在,割裂也并不存在,矛盾的是人的思想,割裂的是人的认知。


2.


我们要怎样才能让一个深陷我执的人意识到善、恶的单薄与无力,怎样才能让人们明白好与坏根本不足以承载和区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呢?

 

人们无法接受不确定的事物,人们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会抑制不住的产生焦虑,所以我们创造了二分法,用简单的黑和白来区分事物就能够极其方便和快捷的给事物贴上标签,非常迅速的就能够制造出人们已经“理解”了“未知”的假象。

 

他爱我?他不爱我?

 

不确定,不清楚,心中不停地猜度,脑中不住的盘旋,能尽快找到一个答案多好?能赶紧得出一个结论多好?

 

只需要一个确定的回答就能够结束这种焦虑,只需要一个明确的标签就能够不再担忧未知。


但实际上人类的情感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用爱或不爱就能够区分。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或是生活中一些自诩直率的人会说:“爱,或者不爱,就是这么简单!爱就和我在一起,不爱就别浪费彼此的时间!”

 

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是因为无法承受和面对未知的焦虑而选择用二分法来逃避问题。

 

爱是一个极端,不爱是另一个极端,情感绝对不仅仅只是由着两个极端构成,不爱的上面有喜欢,喜欢的上面有欣赏,欣赏的上面有一点点的爱,一点点的爱上面有想亲近对方的爱,想亲近的爱上面有狂热的爱。

 

也许对方可能恰巧处在亲近的爱的层次,他只是再需要一点时间来了解你和令对你的爱升级到狂热的层次,但你的这种急迫,你的对于世界非黑即白的看法却硬生生的把对方对你亲近的爱逼成了不爱。

 

你看到了吗?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

 

只是人们习惯了用简单的、确定的词语来涵盖那些概念并不明晰的、答案并不确定的事物,并且所有人都是这个样子,所有人都会在有点爱、比较爱、想亲近的爱、狂热的爱、终极的爱等这些所有的层次上都用一句:“我爱你”来表达,已经没有人能够意识到,也没有人会去反思我们究竟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无我就是让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回归本质,放弃给事物贴标签,放弃评判,放弃用你头脑中的概念去“认知”,也就是说:没有了“我执”的认知和贴标签的过程,而是直接接受一切的存在。

 

用认知abc理论来解释:


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

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


那么人生的很多痛苦的关键就在于B——即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上。

 

那么为什么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看法会是关键原因呢?

 

那是因为,人类对于外界事物的评价和看法都是带着偏见、认知偏差、理解谬误的。

 

这些认知偏差的本质就和「我执」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因为人的信息处理系统(即Beliefs)几乎总是带有偏见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我执 即 人类的信息处理系统。

 

如果我们放弃我们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有偏差的、有选择的、有局限的对于事物的处理、重新编码、重新解析,而是完全不加评判的直接接受一切,这就意味着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就是事物本身。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我想这可能代表着我们超越了人类的智慧和理解能力固有的局限性。


3.

 

当我们破除了我执,在这个时候意味着什么你明白吗?

 

这意味着,我就变成了这世界本身,这就意味着我联通了一切。

 

这样的叙述从某些角度上来讲其实是和宗教徒一样的疯狂,但如果你能有哪怕一刻的体会到那种放下我执,接纳一切的感觉你就能够意识到,无我的境界是多么的美妙。

 

当然,如果你不是一个修道士,如果你也不想探究什么广阔的宇宙奥秘人生智慧,如果你只是想能够令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一些,那么“无我”这种能力又能够为你带来哪些好处呢?

 

你当然不需要做到彻底的无我,因为对于一个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考虑社交、工作、恋爱、娱乐等种种问题的普通人而言,彻底的无我其实意味着你会丧失掉很大一部分的生存能力。

 

你在一群充满了许多共同偏见的人群中生活,如果你不带有这种偏见的话,那你该如何在这样的人群中生存下去呢?

 

所以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偏见的存在也是有着极大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偏见和我执能令你更加方便的和那些有着偏见和我执的人交流;

 

另一方面在于,人类的信息处理系统虽然带给我们许多的偏差和痛苦,但这种信息处理系统之所以进化出来,本质上是为了令我们更好的生存所服务,也就是说这种信息处理系统本身就是和环境相互适应和磨合后的产物,它存在的作用只是简化我们处理信息的步骤,提升思考、反应、行动的效率。

 

但是在你理解了“无我”这个概念并适当地练习和运用这个概念在你的生活中的话,肯定也是能够带给你诸多的益处和帮助。


第一,无我能令你变的智慧。

 

智慧的本质是由知识的储备量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组成,无我本身就是会令你直接接收一切事物的本质,所以你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会大大的提升。

 

另一方面无我会令你消除立场的偏见和自身知识储备量的局限,所以你所接触的一切都是在增长你的知识储备而不是有些会变成令你的偏见和局限变得更加顽固。

 

第二,无我能够大大的减少你的心因性的、和由不合理信念引起的痛苦。

 

我想即便不是咨询师也能够想象到这世上究竟又何其多的问题和痛苦是由不合理的信念与偏见所引起的。

 

很多时候人们只需要跳出自身的局限性,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一看自己的问题;

 

或是不要那么着急,能静下心来等待时机的成熟和时局的变化;

 

或是只需要去尊重现实而不是顽固的相信自己的臆想和猜测,那么不计其数的焦虑、抑郁、恐惧、不安、悲伤、愤怒都不会产生。

 

第三,无我会令你变得更成功,且能更少的受到伤害和痛苦。

 

有非常多的人,他们没有办法做成任何事。

 

因为一旦当他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时,浮现在他们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是:我能做好吗?别人会怎么看我?我真的喜欢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别人因此看不起我怎么办?别人不理解我怎么办?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在于,他们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自己”身上。

 

一个人如果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就会变得非常的敏感。这种敏感会令他深深的陷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问题中,这些问题会迅速消耗光他的意志力与行动力,从而令他什么都做不成。

 

同时当别人辱骂你,当别人否定你,当你做错了事情挨了批评的时候,你之所以感到受伤,这还是因为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本位”,无我能够令你坦然的接受辱骂和批评。

 

你不会维护自己的观点,你不会试图证明自己的是对的,而是你始终是流通的,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你变成了一个通道。

 

你不会执着和拘泥于某一种观点,某一种认识,而是永远持开放式的心态接收一切和过滤一切。你永远接受一切,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你”在这里,也自然没有什么你在被攻击,没有什么你会维护自己的立场。

 

所以在最后你可能会问我:我该怎样学习「无我」?我该怎样才能逐渐拥有一个开放式的心态呢?

 

我想这一切都要从一个你需要时时提醒自己、并直至你最终内化了的信念开始:

 

「我接受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