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有关家暴的社会新闻层出不穷,施暴者手段之残忍,后果之严重,造成的社会影响之恶劣,使得潜在的受害者们(通常是体力上稍逊于伴侣的女性)惶惶不安。
在一片喧嚣之下,大部分在亲密关系中遭遇暴力的受害者却只能无助地保持缄默,在迷茫中忍受痛苦。
小编邀请了几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各位解答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
1 | “他/她每次对我施加暴力之后都觉得很后悔,不停地向我下跪道歉悔过,我心软就总是原谅他/她。我觉得不是对方故意想要伤害我,他/她会不会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还有改变的可能和余地呢?”
首先受害者最需要意识到的一点是,大多数在关系中惯于对伴侣施加暴力的人是永远不会改的,而受害者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方向就是:离开这段关系、离开这个伴侣。如果心存侥幸,结果可能是致命的。
通常亲密关系的暴力都遵循着不停重复恶性循环四步骤:
1)关系逐渐紧绷:施暴者开始逐渐在心中积攒对伴侣的怀疑、怨气和愤怒。
2)升级为暴力:施暴者会借着某个由头猛烈地对受害者施加身体暴力,同时折辱受害者的精神。
3)和解/认错:施暴者痛哭流涕地承认错误,乞求原谅,向受害者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了”、“以后再也不会了”,甚至用自残和威胁的方式阻止受害者离开自己。而受害者由于心软/无助/害怕等原因,会一再地选择原谅与忍受,并心存侥幸地认为,只要自己坚持留在这段关系里,就能够盼来对方洗心革面,改变自新的一天。
4)冷静/蜜月期:施暴者为了表示自己“悔过“的”诚意”,会在这段时间里对受害者加倍关怀,非常照顾。但是这段时间并不会持续太长,因为随着受害者渐渐打消要离开的念头,施暴者就会渐渐地露出原形,再次进入到关系紧绷的状态之中——他/她的“关怀”和“照顾”有多热烈,下一次的施暴就会有多暴虐。
要停止这种恶性循环,除了斩断关系,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
如果在断绝关系的过程中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胁,一定要在避免当面刺激到施暴者情绪的情况下,果断报警或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助。
在基本上脱离关系和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可以找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是本地的心理援助机构(如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爱我家反家暴深度服务项目”,服务热线:020-38613861转3,地址:越秀区珠光路163号一楼。)寻求心理重建方面的援助服务。
2 | “我的前男友/前夫,前女友/前妻威胁说要到我工作的地方去闹事,我很害怕会因此被公司开除,我该怎么办?”
确实会有一些老板认为,如果员工的私人事务影响到了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此员工赶出公司。
但更多的情况是,上级主管和老板们生气是原因是,在毫无预警、因而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干扰了正常工作的节奏。
对于这种情况,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确认威胁可能成真之后,第一时间告知上级主管或是老板,让他们通知安保人员提高对于特定相貌人员或是陌生人的警惕性,询问并了解公司是否有配备企业员工心理援助项目(EAP),并与他们商量相应的对策。
千万不要因小失大,为了工作而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于险境之中。
如果在向公司求助之后遭到开除,那么像是这样的公司,离开了又焉知非福?
总之,任何时候远离危险,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都必须是摆在第一位的,切不可因噎废食。
3 | 我的男友/丈夫,女友/妻子在之前的争吵中曾经有拿刀比划/掐脖子/推搡着威胁要将我从高处推下...等类似的行为,虽然没有确实地伤害到我,我当时还是感到很害怕,请问他/她是否是潜在的施暴者?(我需不需要考虑离开他/她呢?)
是的,你需要尽快离开他/她。
再着重强调一次,不要心存侥幸,当伴侣间的肢体冲突升级到了一方确实而具体地去威胁另一方的生命安全,而受到威胁的一方当时确实感到害怕(大脑情绪反应的警觉性通常比理性思考的结果要准确得多)的时候,最明智而正确的选择一定是离开。
人们通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理智上知道自己应该离开对方,而情感上却舍不得的时候,请把你伴侣在争吵中的行为告诉你的父母或是亲近的朋友,相信真心关心你的人一定能够帮助你下定决心离开他/她。
记住,当你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你和眼前这位伴侣的关系,认为他/她很危险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是否要再继续与对方交往下去。
如果继续交往意味着和所有人翻脸,意味着要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么请干脆地离开这个人。
4 | “我的丈夫/妻子是一个施暴者,但是我们离婚之后孩子却想跟着他/她,我该怎么劝说孩子?”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沉重的问题。
孩子在一个施暴者身边长大,不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还很有可能会亦步亦趋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成长为另一个潜在的施暴者。
建议受害者在被施暴后注意留存证据,以便在法庭上举证,在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上会有一些优势,另外,离婚官司还需提早准备,并征求专业人士提供的法律意见。
如果孩子坚持要留在施暴一方的身边,可以带孩子一起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求助。
上一篇: 每日一问||太擅长预判危险,往往意味着要掉入焦虑陷阱
下一篇: 每日一问||你敢与孤独为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