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三甲医院的心理科工作时,曾经深入接触诊断重度抑郁症的年轻人。他的步伐沉重,面部的表情很平淡,更不用说会有笑容了。
如果把人比喻为一株植物,我们本能地会汲取泥土里的养分,呼吸空气,并喜欢温暖的阳光。但在抑郁的人身上,好像这种朝气踪影全无,被无形的力量按压在低谷,毫无希望。
我们要怎么把活力找回来?
到底遗失了什么?
我们遗失了感受。细腻的,微不足道的,最实实在在的感受。
就好像植物到了冬天会感觉到寒冷,于是放慢生长的速度进入冬眠, 而到了春天会感觉到温暖,渐渐舒展开来生出花蕾,人也一样,我们对物理空间和人际环境都有敏锐的感知力,并且不断地调整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们把敏锐的感知力遗失了,一方面我们不再感觉到外界的刺激和变化,静止不动,另一方面,我们也把活力弄丢了。
就像植物进入长期的冬眠之后,如果彻底没有感觉了,那怎么春暖花开?
为什么会遗失感受?
下暴雨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全身湿透,会撑伞来「隔离」雨水;阳光太猛烈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晒伤,会擦防晒霜来「隔离」紫外线;小时候跟父母意见不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把自己房间的门反锁来「隔离」父母…… 「隔离」是我们擅长的做法,在适当的情况下,它能抵御我们不喜欢的情况发生。
然而如果我们感觉到外界的刺激是持续的、猛烈的、无法逃脱的,我们就会启动无休止的「隔离」,感觉不到寒冷和痛苦,但也感觉不到温暖和活力。
我们是不能选择性地遗失感受的。
如何重拾活力?
要重新感觉到活力,同时意味着要重新感觉到痛苦。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可以是家人、朋友,或者心理咨询师,相信 ta 可以跟我们一起面对我们曾经想方设法逃开的刺激。能谈论,能说出口,就意味着我们正在面对。
信任自己微小的感受。感受是没有对错的,它的出现是一种带着「内容」的信号,我们可以尝试理解它。
比如饿了,我们会知道这是缺乏能量,我们就会吃饭;比如热到出汗,我们会知道这是衣服穿多了,我们就会减一些衣服。生理上的感受,我们在成长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去理解它们,因此现在就不这么费力去调整和应对。而心理上的感受,相比生理上的更加丰富、多变、独特,我们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理解、实践,才能找到我们独一无二的应对方式。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耐心,需要一点一点承受。
所以最后,祝福我们有耐心理解自己,照料自己,有信任的人一同面对痛苦,也一起迎接活力的到来。
上一篇: 婴幼儿心理发展—18个月-3岁 宝宝发展出客体恒常性
下一篇: 好小子们:人是成长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