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无法自理”--得不到别人的照顾,是一件非常可怕、无法接受的事。
依赖型人格障碍,人群占比约为0.5%,以下给大家比较全面地介绍一下它的日常表现、症状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式。
(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日常表现: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顾名思义,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对他人的依赖,过分黏人,让别人像照顾幼儿一样地照顾自己。
因此,他们极度害怕与照顾他们的人(家人、伴侣)分离,他们总是要求照顾着代替自己做一切日常大小事的决定--吃什么、穿什么、住哪里、做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闲暇时做哪些娱乐......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不停征求别人的意见,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允许才去做一件事。因为害怕失去照顾,他们在别人面前,几乎不能够表达任何个人的观点,很难拒绝别人的任何要求,即使遭受虐待,也觉得是自己的“太蠢”的原因,不愿离开一段关系。
患者过度的依赖,常常给周围的人,尤其是照顾者,造成极大的生活、心理负担,一个照顾者不堪重负离开了,他们会立刻寻找下一位可能的照顾者人选,尽一切代价避免孤独带来的绝望。
他们感觉到,离开了照顾者,自己几乎没有能力做任何事。
·症状特征: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5),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出现至少五项以下症状:
① 日常生活中,如果不反复大量征求别人的意见,几乎无法做出任何决定;
② 需要别人替自己承担生活中的重要责任;
③ 因为害怕失去照顾,几乎难以表达个人观点或不同意见;
④ 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没有判断力,很难独自开展工作;
⑤ 为了讨好别人,得到别人的照顾,有时甚至会主动提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⑥ 独自一人的时候,感觉很难受,无助,过度恐惧;
⑦ 当一段关系(亲情、友谊、恋情)结束时,急切要通过立刻进入另一段关系,来寻回别人对自己的照顾;
⑧ 经常陷入被他人抛弃的幻想和过度恐惧中。
·形成原因:
依赖型人格障碍,通常在青春期后期~成人期前期出现,患者可能会经历强烈的分离焦虑;另外,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身体罹患过慢性疾病的人群,有更高的风险患上依赖型人格障碍;相比起男性来说,女性患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数量更多。
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定论。
·治疗方式: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来说,选择精神动力学派的咨询,目前是效果是比较好的,认知行为学派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一些与现实情况不符的认知(过度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非常“愚蠢”等等),另外,对于情绪(恐惧、焦虑)波动极大的患者来说,可能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