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生活的经历教会了你去回避快乐,害怕快乐,因为换取快乐,似乎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焦虑、受伤、失望、恐惧,内疚,‘乐极生悲’,......并且它转瞬即逝,也许你并不是真的不想要快乐,只是情感和认知都在告诉你:不值得。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害怕快乐程度测试》
仔细阅读以下描述,对比自己的情况,给每项描述打分:
0分(一点都不符合)、1分(有一点符合)、2分(比较符合)、3分(很符合)、4分(完全符合)
① 如果感觉到快乐,可能就会有一些坏事要发生在我身上;
② 快乐的感觉让我感觉不适;
③ 很难相信快乐的感觉是真实的;
④ 好的感觉从来不会持续;
⑤ 开心的时候,很难确定不会有什么事情或什么人,突然跳出来伤害到自己;
⑥ 开心的时候,会放松警惕,更容易受到伤害;
⑦ 不管获得怎么样的成就或成绩,我都不会允许自己太兴奋,太开心;
⑧ 我感觉自己不配开心;
⑨ 太开心会让我感觉受到惊吓;
可以尝试把这9项描述打分相加,再除以9,获取一个平均分。对比开头的评分标准,查看自己平均分数所在的区间,就可以知道自己害怕开心的程度。(The Fear of Happiness Scale,Gilbert,P.,et al, 2014)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大众的认知不同,“快乐”并不总是一种纯享受的过程,处于抑郁状态的人面对快乐,或许更多地是在感受恐惧与不适。
这些恐惧与不适的来源,有几种可能的解释:
1. 自我定义和信念:“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开心的人”,“我这样的人不配开心”;
2. 恐惧丧失:快乐无法持久,快乐会造成损失,例如,失去朋友或金钱;
3. 陌生的体验:不习惯有开心的感觉;
4. 快乐会引发不幸:获取快乐,需要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不幸;
5. 原生家庭氛围:“父母不开心,我怎么敢开心?”,开心=对父母的背叛、不孝;
6. 成长经历:有过多次创伤性的经历--开心的期待,最后却是以失望、受骗、受捉弄、被嘲笑、被责备结尾,为了避免再次受到伤害,不再允许自己有所期待。
这些解释好像也都不太合理--
“不配”、“不敢”?不管从前的经历如何,家庭情况如何,每个人都应该有开心的权利啊......
“不习惯”,那就多体验几次,习惯就好了吧......
“快乐”和不幸的事情根本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啊......
“快乐会带来不幸”的话,那么“不幸也可能会引起快乐”啊!......
或许事实是,这些感觉,并不属于“理性”可以约束到的部分。
再怎么精密的逻辑、详实的证据,说服自己“应该......”,“不应该......”,大部分时候可能也都是徒劳无功的。
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证明一件事“很有价值”(锻炼、学习)等等,就可以让自己喜欢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并且绝不拖延、绝不放弃,绝不再浪费时间去玩手机吗?
失眠的人,可以通过劝说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不该失眠”、“没什么可抱怨”、“不要矫情”......而睡着吗?
会把问题搞得更糟的处理方式包括:
否认问题的存在、避重就轻的描述、然后就是:试图寻求可以一劳永逸,适合所有人的一套“万能方法论”,或者更糟,期望有一个人,可以“替”自己解决所有问题。
而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承认问题存在,其次,确认问题究竟是怎么样的,然后,探寻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式。这其中大概肯定会遇到挫折,反复,自我怀疑等等曲折的经历,还可能会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感觉到迷茫,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上一篇: 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怎么学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