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10岁(或许更早些)开始,孩子们会陆续进入到与父母之间漫长的抗争期--孩子不断地挑战父母的权威意志,父母又需要维持控制的权力。旷日持久地争吵、怄气、语言和肢体的暴力、忽视回避、纠缠不清、······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的:
争夺更多的生长空间、自由和权力。
在这场斗争中,无论是青少年一方,还是父母一方,都会感到沮丧和痛苦。青少年不想要听父母教训说“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父母也没有办法让孩子理解或配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双方在这段时间里,需要寻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去沟通协商这些部分,而不是通过对彼此愤怒地大吼大叫,要把自己的意志强行加在另一方的头上。
这场战争理想的结果是--青少年能够争取到充足地生长空间,随着年龄增长,获得足够强大的能力与生存经验,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反推回去,要赢得这场胜利,青少年必须培养出强大的自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理解与有意识协助,会让这个过程更顺利得多。
这种自控能力,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两个目标:
在青少年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会越来越远:
① 比起父母,孩子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同龄人待在一起。
“我需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② 孩子需要有更多的隐私空间。
“我想让父母少管我一些。”
③ 家庭以外的生活、探索是很重要的。
“有时间我更愿意待在外面,即使是闲逛也挺有意思。”
④ 能够自己选择、决定更多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更有自信和能量。
“我想要过一种自己说了算的生活。”
如果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些,适当放开管制,与孩子保持合适的距离(不过多地干涉孩子,但是孩子能够相信,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会支持帮助自己),在青春期的末尾,孩子就会发展出坚强的心智:“我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妥善地照顾自己”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表现出和童年时期截然不同的样子:
① 探索、认同新的观念、采取与童年时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
“我想表现得成熟一些。”
② 与父母产生更多的矛盾冲突,表现出不顺从的样子
“我希望可以有说‘不’,或是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
③ 受社会流行文化影响很深
“我希望做一个紧跟潮流的人”
④ 努力追求个人兴趣
“我想花更多的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确保基本的安全前提下,父母如果愿意多放开一些权限,支持、允许孩子去做更多自我的探索,在青春期的末尾,孩子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擅长做某些事、我想要怎么样的生活”,在职业发展,人生选择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有更好的基础状态和条件。
养成独立的思想与品格,不是一夜之间,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失败的过程,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例如,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在孩子失败时,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担忧、责备、恐吓,甚至是全面的接管及控制,那么孩子的成熟,就需要非常长的一段,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除此之外,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会发生一些其他的变化:
童年的时期,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父母,“爸爸/妈妈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必须听他们的话”,而作为青少年来说,虽然对父母的眷恋影响深远,也离不开家庭的保护及经济支持,可他们已意识到,父母难以掌控自己的各个方面(思想、社交、还有其他隐私的部分), "你们让我做的某些事,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控制权需要在我手中。"
假如父母非常的强势,仍然试图控制一切,或许就要随时准备好应对拖延、谎言、抑郁症、厌学、自残或是其他更多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以及面对一个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真正独立成熟(又或许永远也没法做到)的孩子。
上一篇: “你相信人生总会“触底反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