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译自美国执业咨询师 F.Diane Barth,L.C.S.W的博客文章,来访者个人信息已做脱敏处理,内容有删改】
总体来说,安卓利娅是一个挺和善的女人。
不过,她好像总有一种“坏事只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或者说,如果一件坏事同时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她也会觉得自己的情况是最糟糕的、受影响是最严重的。
例如:
有一次她楼上邻居的水管爆了,水从天花板渗到了她的客房里,为此她沮丧了好几个星期,不断地重复向人诉说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所造成的巨大损失--重新粉刷墙壁的费用等等。
在这段时间里,安卓利娅的一个朋友遭遇意外,摔断了手臂。安卓利娅非常热心地帮助朋友,从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特地抽出时间来上门探望、代买日常杂货、收拾家务等等,在做以上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一直不停地唠叨天花板漏水的事情:
墙壁怎么这么难修?粉刷要找人怎么这么麻烦?为什么倒霉事总是要发生在我身上?
一开始朋友感激她的热心,也试图回报她的帮助,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给她提出一些可能有帮助的意见,但是安卓丽娅好像全没听进去,只是在自顾自地继续她自己的抱怨:
墙壁怎么这么难修?粉刷要找人怎么这么麻烦?为什么倒霉事总是要发生在我身上?
很快,朋友就觉得难以忍受安卓丽雅的存在了。
你生活中有遇到过这样的一种人吗?
总是在抱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且同时又拒绝一切可能有帮助的尝试。他们不停地说啊说啊,你却觉得自己的处境左右为难:
帮他们想办法,可他们的回答几乎总是“不要、不行、做不到”,如果闭紧嘴巴什么都不说,又感觉到愧疚、沮丧,烦躁。
虽然安卓丽娅也有一些挺好的朋友,朋友们发自内心地喜爱她,却也常常被她激怒;安卓丽娅在职场上也有一些困难,虽然她工作表现出色,她的领导却觉得要被她逼疯......
为什么,像安卓丽娅这样一个和善的人,明显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同情(看起来并不是过分的要求),最后却会把别人激怒?
当我们遇到拒绝帮助的抱怨者,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于他人(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不太熟的人)遭遇的大小不幸,都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同情,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可以尽一份力,保护弱者不受虐待或伤害,也会很愿意这么做,但是,对于一个总是在自怜自艾,抱怨不停的人来说,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普通人的同情心就会受到极大的磨损,取而代之的是沮丧、烦躁、恼怒的情绪。
为什么安卓丽娅,像是生活中的许多其他类似的人一样,总是感觉自己很可怜、很倒霉,而又拒绝接受帮助呢?为什么对于他们的同情心似乎很难持续?
从表面看来,安卓丽娅和与她类似的人一样,好像在请求别人的帮助(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都会直接这样说“谁来帮帮我啊”),实际上,别人的帮助可能是他们最不需要的东西。
心理学上把希望别人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需求叫做“镜映”,顾名思义,就是希望别人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映照出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英国心理学家皮特·福纳吉,是在“镜映”现象领域研究最为深入的专家之一。他认为,个体需要从他人身上得到反馈,才能深入了解、确认自己的感受。就好像我们感觉脸上沾了东西,需要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看清沾在脸上的究竟是什么。
不幸的是,对于拒绝帮助的抱怨者来说,别人让他们“想想好的方面”的建议是完全没用的,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他们辨识、接纳自己的情绪。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对于自己的负面情绪都很难接受,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就是更难做到的事了。
当我们下意识地要否认抱怨者的情绪(“你不该这么想”)、或者否认事情的严重性(“情况没有你想的这么糟糕”),即使我们说的话“有道理”、“更接近现实”、“对情况的改善更有帮助”(打双引号是因为这是我们从个人角度出发做出的主观判断,而非客观现实),抱怨者也没有办法接受,他们只能继续徘徊于自己的痛苦中,持续时间长了,安慰者失去耐心,不能再共情抱怨者,抱怨者就会更深地陷入自己的情绪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当我们听到他人在抱怨的时候,可能认为真诚地表达同情会对ta有帮助,实际上这并不怎么有效。
对于一个习惯自怜的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我的处境很特别的”的感觉,因此,也下意识地表现出自己作为一个“承受负面影响最大的受害者”的形象,有时还会不自觉地与他人竞争“谁更惨”一些。
因此,如果我们劝说安卓丽娅:“你看,你的房子并不是在漏水房间的正下方,只是客房被破坏了一点,想想你隔壁的邻居, 这还不算最差的结果呢,你并不是最倒霉的人呀!”
猜猜安卓丽娅会怎样回应呢?无论她的回应是什么,大概都没有感觉好一些。
大部分的普通人、未经训练的劝慰者,希望自己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能够得到回报,因此更愿意尝试帮助“心智坚强,只是暂时受到挫折,并且在努力自己恢复”的人。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和自己是“同类”,共情起来更容易,帮助起来也更有成就感。
而对于那些不愿意改变的人来说,与他们共情,会体验到一定程度的脆弱、无助的感觉,如果我们对于自己身上的脆弱部分,原本都不太能接受(通过否认、投射、压抑等等防御机制勉强控制着),那么由共情唤起的这种情绪体验,就更加难承受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安卓丽娅时,会产生烦躁、愤怒的原因,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忍不住进行语言羞辱或身体上的暴力攻击。(尤其是,抱怨者处于相对弱势、被支配的地位,例如家庭中的孩子)
与安卓丽娅相似的人,在心里非常希望自己的痛苦能够被人看到、接纳的同时,可能也无意识地认为,自己活该受苦。
这种潜意识的形成,或许是从早年间与父母的相处中习得的--
例如:作为意外怀孕的结果被生下,父母情绪、感情不佳,其中的一方或双方可能多次对孩子表示过类似“都是你的出生耽误了我的事业/生活!”、“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了!”等等,孩子认可了这种观念,在心里感到自责,形成无意识地惩罚、折磨自己的习惯。
或许还有更多其他的复杂原因,总之,这种感觉自己“不值得得到同情”的潜意识,可能是很难觉察的,当别人对他们表示同情时,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但是同时更愧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这样对待,因此感到必须拒绝好意的援手。
对于安卓丽娅来说,“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好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很难相信的一件事,这样的叙述看起来很不真实,即使幸运的好事真的发生在她身上,她也只能认可其中坏的部分。
例如,在漏水事件发生了几个月之后,安卓丽娅又感到很沮丧,她说粉刷匠在刷墙的时候滴落了几滴油漆,弄脏了她的地毯,却没有回来帮她清理。
事实上,这块弄脏的地毯,并不是放在漏水的客房里,而是放在主卧里的。明明是客房漏水,为什么是主卧的地毯弄脏了呢?
原来,粉刷匠主动提出帮她粉刷两间卧室,只收一间卧室的价钱,这样安卓丽娅就可以有两间干净、崭新的卧室了,但是安卓丽娅从来都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件好事,也没有改变自己“受害者”的惯性思维。
所以,面对爱抱怨的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正像我们以上的一些讨论谈到的,了解“抱怨”背后的心理动机,或许能更有效地帮助到他们,也能帮助稳定劝慰者本身的情绪,避免出现“越劝越糟”、情况恶化的可能。
有些人习惯抱怨,是为了通过获得怜悯和理解、寻求与他人建立关系;有些人是因为缺乏正面情感经验,凡事习惯往坏处想,不能相信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复杂多样的,形成同一个习惯的背后原因也不尽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看待。
有时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劝慰,简单的回应ta表现的情绪,就会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这件事听起来真糟糕!你现在肯定感到很痛苦,我听着都难受。”
对于一些童年比较缺失关爱体验的人来说,可以用一种更软和,像是在和孩子说话的语气,例如:“小可怜,你真的受苦了”(当然了,如果对方自尊很敏感,这样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具体的表达方式,还是要基于我们对ta基本认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要做好会被拒绝的心理准备。即使接受了,ta也可能难以坚持下去。
并且,不管劝慰者提出的建议多好、好有效、多完美,都未必真的适合抱怨者。
提前了解到这一点,会让劝慰者少一些失望和受挫感。
有时抱怨者会表现出一种强势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内心可能并没有看上去这么坚强,这就要求劝慰者对人性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不仅要认同抱怨者痛苦、脆弱的部分,也需要认同他们坚强的部分,这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却是很有帮助的一种尝试。
文/ F.Diane Barth,L.C.S.W(美)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罗琪
上一篇: 愤怒是一种会让人上瘾的情绪
下一篇: 为什么我们在情感中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