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看到身处困境的人,心里的想法却是:活该......   人际关系

看到身处困境的人,心里的想法却是:活该......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10-05    阅读数:1204

身处困境、遭遇不幸的时候,周围人的反应可能会出乎意料地冷酷--

“谁让你做/没做...(某事)”、“你是不是也有错?”

有时这些评判标准过于严苛,对当事人是不公平的,急于指责,即使没有让情况变得更糟,对于理解或帮助当事人,也没有什么益处。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具有同情心的,说出一些不合适的话,并非是心存恶意,而是情绪影响的下意识反应。

为什么有时我们会过分评判他人?有以下4种理论,可供参考:

 

1· 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对客观因素的缺乏具体了解或考虑的情况下,过分将一个人的行为归因于其人格特征的思考方式。(Ross,1977)

仅凭第一印象、或是单独的某个行为,就对某人下判断,很容易会产生误判。

例如:

去商场购物遇到一个好像心不在焉的导购,问了她一些问题,没得到有用的信息,这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有一些猜测:
“她是不是傻?她是不是懒?她是不是傲慢、看不起人?”
而实际上的情况可能是:她室友昨晚很吵闹,她一个晚上都没睡好,今天接待又特别忙,没时间休息,现在现在正犯困打瞌睡。
或许在平常的日子里,她是一个挺不错的员工,只不过在我们见到她的这一次正好是这样的情况。

心理咨询/治疗领域,也有所谓“金水法则”(Goldwater Rules),即“在没有直接对个人进行评估、及未获得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专业人员不能对个人的情况发表专业评论。”

也就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xx(名人)某种行为、人格特征、亲密关系模式......”是一种流行的心理学文章题材,但是,如果从严格从伦理角度上考量,是有失专业水准的。

例如:·

“特朗普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论调,如果不是真的见到他本人,对他在私下场合表现有足够多的观察了解,又怎么能够知道他的言行表现,究竟是人格障碍,还是一种为了获取政治利益的夸张表演?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呢?

 

2. 过度依赖负面刻板印象做判断

如果把一个人归类到某个群体中,那么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根据自己对于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来对一个人的行为做出评判。

在一项美国的心理学实验中(Darley, & Gross, ,1983),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一段影片,内容是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先是艰难地尝试解决一些她不擅长的问题,然后在另一些她擅长的问题上有出色的表现。

在观看影片之前,参与者被分为两组,一组被告知小女孩来自于低收入家庭,另一组被告知小女孩来自于富裕家庭。在影片结束后,两组参与者都被要求对小女孩的学术能力做出评价。

结果是,相比起以为女孩来自高收入家庭的一组,事先被告知小女孩来自贫穷家庭的参与者们,普遍倾向于认为小女孩学习能力更差。

观看同样一条影片,为什么两组人的评价会有明显差异呢?

研究人员认为,对于低收入人群的负面刻板印象,使得参与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女孩表现不佳的片段,忽略了女孩表现优秀的部分。

 

3. 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为

对一个自己曾经以某种方式伤害过的人做出评判的时候,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动机有一些怀疑。

心理学上一个叫做“认知失调”( cognitive dissonance)的理论认为,当我们的言行与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符的时候,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

相关研究(Festinger, 1962)发现,处于认知失调的状态时,比起调整自己的认知或言行(承认自己的“虚伪”或“认知有误”),我们更倾向与用一种被称为“合理化”的防御机制去缓解焦虑,即:找理由证明自己没错。

例如,当我们有意无意中伤害了某人(言行),而内心又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认知)时,两者冲突之下(产生愧疚、焦虑等情绪),我们会倾向寻找各种理由证明他们“就该被这么对待”。

 

4. 我们太希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如果坚信“好人有好报”,在看到好人陷入不幸的时候,又怎么解释呢?

或者......ta也没那么好?

还是......原来我想错了,好人不一定有好报?

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前者的说法,太希望这个世界是公平的:

努力就会有回报,好人就会有好报,等等,这是一种比较令人心安的理想化想法,却不一定和现实世界的情况相符。

相信公平世界(belief in a just world)是一种用以形容这种情况的心理学概念,当人们对于公平世界的执念越强烈,就越可能用负面的眼光看待、指责陷入不幸的当事人(van den Bos & Maas,2009)

一个人生病了,就责怪ta“没有照顾好自己”;
一个人遭遇财务危机,就推测ta“一定是大手大脚、不负责任地花钱”;
一个人遭遇霸凌,就质问ta“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一定是你做了什么......”

 

要是能够从当事人身上找到可以指责的部分,那就说明不幸的发生是“有因才有果”--世界还是公平的,身处其中,就可以少一些脆弱与惶恐,多一些确定与把握,即使这种感觉与现实的并不相符。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了不起的话:“每当你想要评判别人的时候,要记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你所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幸的到来常常是猝不及防的,即使真的能够预见,也未必能够有足够的运气、能力、信心、资源及时来应对。

过度评判他人的行为,就像是一种本能地自我保护措施,可能只是发生在潜意识里,我们自己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大概都觉得自己是理性、有同情心的好人,不过,认识到自己有犯错误的可能性,能够更好地对待自己和他人,避免一些过后会懊悔的行为。


文/(美)Juliana Breines Ph.D.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 罗琪


·参考资料·

Darley, J. M., & Gross, P. H. (1983). A hypothesis-confirming bias in labeling effec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20–33.


Festinger, L. (1962). Cognitive dissonance. Scientific American, 207(4), 93–107.


Ross, L. (1977). The Intuitive Psychologist And His Shortcomings: Distortions in the Attribution Process1.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 pp. 173-220). Academic Press.


van den Bos, K., & Maas, M. (2009). 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exploring experiential and rationalistic paths to victim blam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12), 1567–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