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为什么付出最多的人,却一直被辜负?   人际关系

为什么付出最多的人,却一直被辜负?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10-18    阅读数:1015

牺牲者综合征(martyr complex)指的是在关系中习惯性地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以牺牲自我为代价,尽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与此同时,又通过反复唠叨、明示暗示等方式,确保别人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多辛苦、委屈、伤心--因为别人总是“忘恩负义”,不能体谅ta的良苦用心,不能对ta好一些,甚至还会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做出更伤害ta的言行。

当有人听到这些无助的抱怨,提出要帮助ta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会遭到回绝:

“不用了,没用的...”、“没人能帮我...”

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不幸的人--受到身体或心理伤害的、被人控制的、逃脱不了“有毒有害”环境的,有些是真的想尽办法、没得选择,而有些时候,当事人并不是真的无助,而是陷入了牺牲者综合征(martyr complex)。


01 牺牲者综合征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在过去的社会家庭文化,推崇“奉献”与“牺牲”精神(尤其在女性身上更加明显),牺牲者综合征在代际中的传递方式大致如下:

小柏是一个五岁的男孩,有一天妈妈情绪失控,冲他大喊大叫。

就像之前发生了许多次的类似情况一样,小柏被吓哭了。

小柏的妈妈不仅没有安慰孩子,反而开始说起自己来:“我真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母亲,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小柏的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将焦点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摇身一变成了事件中的受害者。

这时小柏反而得安慰她:“妈妈你别这样说,你是最棒的妈妈,我知道你不是有意这么做的。”其实小柏此时需要的,是妈妈的爱与安慰,但是他没有得到。

成长中的大多数时候,他的情感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每当发生了什么事,妈妈的感觉总是比自己的更重要,有时小柏甚至为自己的需要感到羞耻和愧疚:自己就不该对妈妈有需要。

小柏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妈妈,让她感觉好一些,如果他不这么做的话,后果是挺可怕的--妈妈会变得冰冷疏远,躲到房间里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出来,也不和他说话,留他和一个年纪更小的妹妹两个人在门外、在沉默和恐惧中等待。

在这种环境中,小柏养成了一种观念:如果不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自己就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如果他可以安慰妈妈,可以在妈妈头痛的时候送去止痛药,帮忙照顾妹妹,逗妹妹开心......他才有存在的价值。

于是,这种观念和行为模式,就在不断的重复和强化之中,被小柏带入到了成年时期:

他可能是大家的朋友、同事、室友......他是那个为大家做了最多事情的人,他可能广受欢迎、学习工作都挺好的。

谁会不喜欢他呢?他没有边界感,几乎从不拒绝别人,不能帮助别人会感觉到愧疚和恐慌。

尽管小柏很累,还是会一直帮别人做各种事,在内心深处,他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总是希望通过对别人的不断付出来维持关系,不想做任何可能引起他人不高兴的事情。

现在的小柏已经察觉不到自己的感觉和需求了,但是,实际上他就和大多数人一样,压抑的能力有限,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的情绪,很快就盖头换面,以怨恨的形式“重新出现”--嘲笑别人的刻薄评论、被动攻击的言语行为,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的抱怨。


02 牺牲者综合征对关系的影响

小柏的女朋友小白觉得,小柏是个好人,为她做了很多事,但是小柏的付出却让她感觉沉重、难受,有时甚至有点想逃避他,就好像欠债的人看到了债主,却不知道怎么样可以还钱给他。

小白挺累的:无论怎么说,无论怎么做,如何尝试对他好一些,似乎都不能令小柏开心或满意,反而会给他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例如:小柏总是抱怨家务都是自己在做,然而每次小白提出要帮忙,都被小柏拒绝。

有一天小白下班早,回家就收拾了杂物、拖了地、洗了碗,原本是为了给小柏一个惊喜,可是小柏却觉得家里东西的“摆放顺序被弄乱了”,“地板被弄得更脏了”,“碗也没洗干净”--于是他只好一边摇头叹气,一边全部再重新做一遍:“不弄还好,乱弄之后更麻烦......”

几次类似的经历后,小白感觉到沮丧,索性就放弃了:好吧,既然所有的事情都要你做才对,那我就什么都不做啦!

于是,在小柏做家务的时候,小白就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但是她并没有感觉到轻松--背后总是传来小柏的唉声叹气:“腰好疼...”、“头晕...”、“很累...”

更尴尬的是,在家里招待朋友的时候也是如此,小柏忙前忙后,照顾大家,小白帮不上忙,朋友们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小柏,话里有话地对小白说:“你男朋友真宠你呀!”

真奇怪啊,明明是被“宠”了,却不觉得被爱,不觉得温暖,也不感到高兴,反而觉得迷茫、愧疚、难受,好像被摆上台面,受到公开的羞辱惩罚。小白想到了分手,又觉得太对不起小柏了。

“我是不是不知感恩,有什么问题啊?”小白困惑地想。

其实有这些感觉是对的,因为小柏“包办一切”背后的动力不是爱,而是一种隐藏在内心的愤怒与怨恨的“混合动力”,他将与母亲的关系模式带入到了与小白,与其他一切人的关系中,在他的角度看到的人际关系总是差不多同一个剧本:

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帮助这么多人,可是没人感激我,没人喜欢我,更没有人能帮助我,我好可怜,我永远都得不到和别人同样的待遇,永远也开心不起来......以及,别人最终都会抛弃我、离开我。

有一次,小白实在受不了,她直接告诉小柏:“你不用对我这么好的,我心里会有负担。”

小柏听了之后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照顾你,对你好是我作为男友应做的呀。”

小白说:“可是这样你也很累呀。”

小柏委屈地说:“我不累呀,我怎么做你才满意呢?”

小白说:“不是,我没有生气,你就什么都不要做就好了.....”

小柏用委屈的眼神看着小白:“你是不是想分手了......”

小白心里突然冒出了一股强烈无名火。

为什么会生气呢?

因为当小柏坚持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角色上,也就同时将小白推到了“加害者”的位置上,将“冷酷”、“忘恩负义”、“贪婪”、“懒惰”、“坏脾气”等一系列的负面期待(恐惧)投射到她的身上,相信自己的付出,都是在满足小白的愿望,并通过关系互动将这种内在预期,转化为外在现实。(现在小白真的生气了,并且开始更频繁地想到分手)。

小白不是坏人,也不想成为坏人,却被推到了这个自己不愿意待的位置上。

除了亲密关系,这种情况也常出现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不断地对孩子付出,包办大小事,将“爸妈为了你...”挂在嘴边,希望孩子能够了解自己的付出,又十分担心孩子变成“白眼狼”、“不孝子”、“啥也不会”、“离不开父母”等等的角色,却在不断地互动中,不断地寻找证据印证、强化这种潜意识(恐惧),并最终将它变成现实。


03 如果你感觉自己可能有“牺牲者综合征”

如果你感觉到:

1· 经常对关系感到失望、愤怒、怨恨;

问题似乎总是在对方的身上,对方的行为上,或许你觉得:“要是ta能够改变某些方面,关系中就没问题了。”如果问题一直存在,就是因为“对方不肯改变吧”。

2· 经常对其他人(而不是当事对象)抱怨关系的问题;

对伴侣有不满,却不直接和ta说,反而更经常去和朋友,或其他并不能帮上忙的人抱怨。

3· 对外表现出很能干的样子,内心却对伴侣十分依赖

因此,不敢表达需求,十分害怕冲突,不尝试改变,也不能离开关系。

4· 感觉自己对关系的问题没有责任;

关系中的问题,常常是双方(或多方)互动的一个综合结果,不过在叙述时,你总是无意中却自己参与的部分摘掉,只是作为纯粹的被动受害者出现。

5· 每当别人提出要帮助你改变,第一反应总是拒绝

动用合理化的防御机制,试图论证“现状是不可能被改变的”、“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继续这样下去”。

6. 看似深陷困境,即使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明显、简单易行

在非常无助及最终的激烈爆发之间,似乎没有可以改变的空间。

7· 比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愿意重复描述问题的过程

似乎有一套经过预先排演的讲故事技巧,不管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咨询师倾诉,都是同一套叙述反复出现,似乎比起解决问题,更愿意多重复叙述几次事件本身。

如果有与这些描述相符的部分比较多,那么你可能就有一些“牺牲者综合征”的倾向。

要如何改变,说起来也简单:学会表达需求、建立边界、意识到自己是有选择的。

不过,“说到”与“做到”之间看起来很近,其实距离是非常遥远的,长久以来的关系模式、价值观念、性格特质,要改变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察觉问题所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参考资料·

Overcoming a Martyr Complex | Psychology Today Overcoming a Martyr Complex

Are You a Relationship Martyr? | Psychology Today Are You a Relationship Martyr?

When You're in a Relationship With a Martyr | Psychology Today When You're in a Relationship With a Martyr

文/(美)Sharon Martin, LCSW、Nancy Colier LCSW, Rev.、Pamela D. Garcy Ph.D.

编译/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