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总要我理解孩子,孩子就不能学会理解我吗?”   亲子家庭

“总要我理解孩子,孩子就不能学会理解我吗?”

来源:红树林    作者:张婧    发布时间:2021-11-04    阅读数:845

01 亲子沟通的三大障碍,你遇到过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这一届父母心好累。一方面对未来孩子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而焦虑不堪,另一方面又因为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而深感无力。

 

那么我们如何在支持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的同时,又能对孩子有正向的影响力呢?这取决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有效的亲子沟通。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发现阻碍亲子沟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沟通语言无法对接,表达和接收不在一个频道。

沟通实际上有三种语言,社会语言、行为语言和情绪语言。

社会语言就是我们通常的语言交流。

行为语言就是我们的身体姿态、动作、表情、说话的声调等等,行为语言中往往隐藏着很多我们用社会语言没有表达出来的信息。

所以,当社会语言与行为语言冲突的时候,行为语言才是更真实的那个

比如家长在看孩子的成绩时,神情凝重、脸色阴沉,但是抬起头又对孩子说:“嗯,考得很好。”孩子会收到什么信息呢?孩子会相信家长的行为语言,她会认为家长对自己不满意,自己是让妈妈失望的孩子。

 

最后一种是情绪语言,是指我们内心的很多情绪,即使我们不表达,也会透过表情、语气被觉察到。

所以,三种语言,一种比一种真实,一种比一种更深层次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但是感受能力极强。他们会更多地接受非语言信息,他们可能不会记得家长对他们吼叫地内容具体是什么,但是会记得家长的语气、语调、音量、表情等信息,这些画面和声音会深深印记在他们的大脑中,影响他们对自己价值的判断。

所以孩子会出现所谓的行为问题,会很情绪化,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表达自己。而成年人却更多地使用社会语言,用说教来与孩子沟通。不在一个频道,沟通自然就成为鸡同鸭讲。


2. 缺乏沟通技巧,不知道怎么听,如何说?

当孩子用三种语言表达自己的时候,我们如何理解他们语言背后真正的需求?我们如何使用三种语言来表达自己,孩子才能接收到我们的爱和正确的信念。这都需要在倾听和表达上不断地磨练技巧。


3. 第三个沟通障碍来自家长自己的内心,如果家长还有无法处理的情结、未满足的期待,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界线不清、父母困在自己的议题里,把自己的愿望、情绪负担强加给孩子,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实际上是无法看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真正需要。


“凭什么总要我理解孩子,孩子就不能学会理解我吗?”曾经有家长很委屈地说。


家长的期待没有错,但是与人类大脑发育的节奏有矛盾。我们的大脑发育极其缓慢,至少要到25岁才算发育完全。


在这漫长的生长期内,孩子理解父母的能力,取决于父母理解孩子的能力父母要像镜子一样,在日常的沟通点滴中照见和反馈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想法,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整合大脑,提高孩子的心智水平。


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们不应该被责备,而应该得到帮助。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在国家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大背景下,在父母也需“持证上岗”的呼声中,学习必然成为每一位父母的功课。


从知道到做到真的不容易,这种学习只有在学习、体验、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的循环中,不断磨练,才能像形成肌肉记忆一样,在大脑产生新的链接,使用新的语言系统与孩子互动。

02 现象还是问题?亲子沟通从读懂孩子的行为开始

我曾经在小学做心理咨询工作,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会向我述说孩子有问题、出毛病了,好像孩子是坏掉的机器,而他们说这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请帮我修理好他们的孩子。

有一次,一对父母非常急迫地来到咨询室,说张老师您务必帮忙看一下这孩子到底该怎么处理?孩子的爸爸把孩子的种种罪状分门别类打印了满满一张A4纸,还是正反面。其中赫然写着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有道德品质问题——偷钱。不仅偷家里的钱,竟然连老师的钱也偷!偷钱干什么呢?全部拿来买一种游戏卡片,买来的卡片大多数都送给了同学。批评教育很多次,讲道理、打骂,惩罚,所有的招儿都用尽了,但还是屡教不改。

在听完父母的讲述之后,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了解过这种卡片是怎么玩的?有没有好奇卡片到底好玩在哪里?是什么吸引他这么投入?他不惜偷钱也要买卡片送同学,他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家长才意识到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这就是很多家长看待孩子方式,他们只盯着孩子的行为,却忽视了孩子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著名的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都像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驱动这个言语和行为的是冰山下面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包括感受、想法、期待、渴望和自我价值感等。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不当行为往往是被他们没有满足的期待和渴望驱动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用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各位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情形,有多少沟通的语言仅仅是停留在孩子的行为层面的?“早饭要吃好,把鸡蛋吃了!赶快去做作业了!怎么玩具还没有收?你这次测验考多少分?老师说你上课总是讲小话,是怎么回事?”

又有多少是能深入孩子内心,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什么让你开心的?有什么不开心的?对于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期待老师怎么对你?你期待自己是怎样的学生?”

相信大多数家长会发现,我们跟孩子的沟通都是停留在冰山的表面,好像那才是实际的问题,而后者问感觉、问期待显得很虚。然而孩子的所谓不当行为恰恰就是卡在这些听上去很虚的问题上。

 

我们回到前面的那个偷钱的孩子,通过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我们就会明白这个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这个孩子的父母工作都很忙,而且在上小学之前,父母两地分居。他跟着妈妈,虽然跟着妈妈,但因为妈妈工作忙,0到3岁主要由保姆照顾,之后又由外公外婆带。

所以这个孩子在生命早期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是不牢固的,他没有在父母那里感受到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就意味着对于父母到底爱不爱我,我到底是否值得人爱,这种决定一个孩子心理基础的问题,这个孩子是不确定的。

等他上了小学,一家人终于团聚,这本来是个好事。可偏偏这时,孩子被发现有多动症状,易冲动、纪律性差,上课不专心,老师经常找家长投诉。所以老师、家长经常批评、指责他,同学也逐渐疏远他。他在周围人的眼里成为一个有问题的人。这再一次打击了他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不好,我没人爱。”

 

当孩子内心有这种不好的感受时,他非常需要能让他感觉好一点的东西来弥补内心的空缺。所以孩子发现卡片能让他有好的感觉的时候,能让他感到快乐、放松,感受到被肯定,有价值,他就义无反顾地投入进去了。换句话说,现实生活已经让他十分绝望和无助。他需要躲在卡片游戏里才能觉得好过一点。

如果家长只是盯着孩子玩卡片这个行为,指责阻止孩子的行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远,越来越糟糕。殊不知,正是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才驱使孩子要去寻求新的关系,与游戏建立关系。

话说回来,对于这个孩子,很特别的一点是他偷钱只买卡片,买卡片大多送给同学。当我问孩子的妈妈,你认为孩子这是在干什么时,妈妈流下了眼泪:“他太孤单了。他很想交到好朋友。可由于他容易冲动、不守纪律、成绩不好,同学都疏远他。他想通过卡片得到同学的友情。所以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真正的需要是与人的情感联结,他需要被人喜欢、被人爱,他才能确定自己是有价值的。

透过孩子行为理解了他的需要,我们就可以调整沟通方式,满足孩子的需要,他的不当行为就会逐渐消退。

 

在与这对父母的咨询中,我们确定如下的行动方案:妈妈擅长沟通,所以她多与孩子互动,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多鼓励孩子做得好的部分,然后再告诉孩子他的不当行为造成对别人造成的影响,和孩子一起讨论补救的方式;爸爸擅长游戏、户外运动,每周定期陪孩子玩耍、运动,在活动中增进情感联结。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夫妻两要互相支持。之前这个妈妈老是指责爸爸做得不够、做得不好,爸爸好不容易陪孩子玩,妈妈在旁边指手画脚,结果爸爸积极性越来越差,对孩子的指责却越来越强烈。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爸妈关系不好,也是因为我不好。家庭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所以,夫妻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为孩子建立一个有安全感、归属感的成长空间。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出现所谓的行为问题,我们首先要问,这是现象,还是问题,如果这是一个现象,那么真正的问题又是什么?对于孩子的问题,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相反,我们要头疼医脚,去到冰山下面找到根源,那就是孩子的行为在表达什么需要。

其实父母帮孩子成长也是在促进自己成长,当亲子沟通顺畅了,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心理也通透了,在其他领域的人际关系也会相得益彰。总而言之,父母只有拂去内心尘埃,才能真正读懂孩子,为孩子擦亮这条人生起跑线。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