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新手”,不仅是指初次进入亲密关系中的人,也包括有一些感情经历、仍感到迷茫的人,或是刚刚结束一段长期关系,准备重新开始的约会的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恋爱都是一门需要自学成才的技能,当家庭和学校都比较少涉及到情感教育的部分时,我们能够寻求到的“教材”,包括电影电视、戏剧小说等等,可能并不能够提供适当、实用的指导(出于戏剧效果的考量,情节或有过分浪漫化、脱离现实的特点)。
以下是美国心理学家Shawn M.Burn博士总结的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
“性格不合”是分手或离婚最常见的理由之一。
有没有感觉好奇过:既然“性格不合”,当初又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在短期内,伴侣之间性格的不同点是彼此相互吸引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看到伴侣身上有一些自己向往却没有的特点,会产生爱慕的感觉。
例如:
如果你是内向的人,可能会希望伴侣是外向的;如果生活中隐忍压抑,或许会被任性张扬的人吸引;
在恋爱的初期,伴侣会在激情中有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随着关系热度减退,意识到对方实际上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彼此之间的不同点,就会演变成各种矛盾冲突,在缺乏沟通协商、难以共同成长的情况下,相处会逐渐变成一件弊大于利的事情,爱情的消亡也就进入了倒数计时。
心理学研究发现,长期关系维持的关键,在于伴侣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人格特质等。
不过,在差异很大的伴侣也未必就不能够维持长久的关系:进入关系后,相似之处是可以经由共同的努力和经历而培养出来的,例如,内向的人变得比较喜欢和人沟通相处了,同时,外向的人也渐渐懂得欣赏安静的独处时光。
许多人会认为: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如果爱一个人,就要不计代价地待在ta身边。
实际上,仅有爱是不够的,尤其是,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也不能解决心理困扰、人格上的问题。
有时在彼此相爱的情况下,为了彼此更好的发展,分手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对于个人来说,爱的能力是无限的,并不一定需要憎恨前任,才能再爱上另一个人。
处于满意的长期关系中的伴侣,都会提到经营关系的关键是:学会相互妥协。
相互妥协,意味着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理方式,也意味着,有时伴侣要陪你做你想做的事,有时你要陪伴侣做ta想做的事。在健康的关系中,这种相互的让步程度应该是大致均等的。
很多爱情新手们会倾向于过分妥协,为了让关系维持下去,愿意隐藏自己的需求,满足对方的期待,甚至在许多关键问题(例如:心理/身体边界,经济/法律问题等)上,也一味地退让。
时间一长,总是妥协的一方心中积累怨气、变得虚弱、或遭受创伤,这时候再想起争取自己的权益,伴侣反而会感到迷惑(“你怎么变了?”),甚至觉得遭到背叛(“你以前都愿意为我这样做,现在不愿意是因为变心了吗?”)。
许多故事的结尾都是“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因此从文艺作品中学习恋爱的人,都容易混淆概念:认为好的爱情就是要“激情四射”,并且这种激情还得要是“永恒持久”的。
感情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最接近这种幻想的,双方都在竭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享受着幻想成真的激动兴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当“竭力”不可避免地“力竭”的时候,现实就不可避免地会戳破幻想,双方都发现:原来伴侣并不是完美的,甚至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这段关系也有许多瑕疵,真正的挑战就开始了--共同努力还是好聚好散,这是一个选择问题,在尝试努力过的基础上,无论怎么选,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双方愿意共同努力,跨越过这“幻灭”的阶段,才能发展出真正的高质量亲密关系--平静、愉悦、稳定可靠的相伴相依。
澄清这两个概念上的误区,有双重的意义:告
首先,在和伴侣互相之间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之前,不要轻易做出重大的承诺或决定。如果你感到自己需要在伴侣面前隐藏自己真实(“有缺陷”)的一面,或是看不到伴侣身上的任何缺点,这就说明在关系中,相互了解的程度还是远远不足够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一段关系“改变主意”,并不是一件需要感觉羞耻的事--或许伴侣真实的样子,和ta一开始表现出来的相差太多,或许真正意识到和ta在一起意味着要付出的努力或牺牲,超出自己可以或愿意承受的范围,以不伤害对方的方式适时止损,对双方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在高质量的关系中,双方都愿意承诺长久相伴,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承诺会将人困于不健康、甚至是有毒的关系中。
有时我们在对方身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金钱或者努力,为了回避“沉没成本”,不想承认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是冲动之下,对他人夸下海口,反悔会造成尴尬,就一直勉强自己待在不好的关系中,造成持久损害。
情人节到了,希望大家的亲密关系,都能有1+1>2的品质:)
下一篇: 心理自助类书籍可以取代心理咨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