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自我欺骗更容易的了。每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希望发生的事情,是真的发生了。--Demosthenes
玛琪女士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坐立不安,她不想告诉丈夫自己在网上和其他男人聊天的事情。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我又不会真的去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她说:“我什么都不会做的,那些男人都住的很远。生活太平淡了,我就单纯想找个乐子也没什么吧?我丈夫是一个非常容易嫉妒又无趣的男人,他不会理解我的,他都不知多久没有带我出去约会了。”
接着,她又辩解道:“不告诉他也是为了他好。他会很沮丧的,最近他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要是再知道这件事,恐怕他会受不了崩溃的。再说了,这样做我也能得到一些情感的满足,不必再去烦他了。”
玛琪女士用了一种巧妙的叙事,为自己的行为披上了一层高尚、合理的外衣。她试图说服自己:她不是在做伤害丈夫的事,反而是在帮助他。
把不好的行为,说成是一件好事,听起来是一件蛮讽刺的事。不过,我们大概多少都这么做过,当面对着难以承受的焦虑和压力,想要为自己开脱,,为什么不找个让自己感觉很棒的借口?
例如:
“我情绪失控,对孩子口出恶言,还动手打人......因为我是个太过努力,想做好一切的家长。”
听起来很悲壮,但是自我感觉蛮好的对不对?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Steven Pinker将这种“把坏事说成好事”的行为,称作“道德尺度偏差”(moralization gap)。
人们会给自己的糟糕行为找到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借口--
一个家暴妻子的男人说:“打她是为了她好,让她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就像是前文的玛琪一样,许多丈夫和妻子声称自己是在通过撒谎来“保护对方”,却又同时承认说,不希望自己被对方欺骗,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撒谎的理由一定比对方说谎的动机要“更正当”;
我在咨询中遇到的另一个案例,卢克,展示出了另外一种“道德尺度偏差”的技巧。
在一个研究项目中,在经得当事人同意后,我们让他和女朋友艾莉单独待在一个房间里,讨论一次约会中遇到的不愉快事件,并进行录音,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
卢克:“你总是觉得我在生气,每一次我想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你就赌气给我一些很冲的回应,这让我感觉很沮丧,有时也会不客气地回怼你,但是我的那些话都是气话,不是有意要伤害你的。”
艾莉:“不管怎么说,你确实表现得烦躁易怒,看到你这个样子我也没好气。”
卢克:“你看,我说了我没生气,你又不信,我只是想要帮你,告诉你这件事可以怎么做,给你一些建议罢了,可是你每一次都说‘没事了’、‘随便你’、‘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感觉很委屈,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只是想帮助你而已。”
这样的说法大概是让卢克自我感觉比较好的:他没有生气,即使生气了,说的话也是没有恶意的,是艾莉攻击性太强了。
卢克的说法表现出一种经典的“道德尺度偏差”的特征,使用了一种夸张的说法“我的行为(发脾气)...都是为了帮你。”
如果在亲密关系中,有一方经常使用“总是.../从不...”这样的表达,这大概率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人都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在不同的情景里,会有不同的表现,很少有人会“总是...”怎么样,或者“从不...”怎么样的。
除非,他们是在“道德尺度偏差”的状态里:在这种语境里,他们总是正确的,而伴侣总是错误的。
***【文中来访者信息已做脱敏保密处理。】
上一篇: 受心理咨询的经历与感受是怎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