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青少年被诊断为抑郁双相,为何服药效果不佳?   案例分析

青少年被诊断为抑郁双相,为何服药效果不佳?

来源:红树林    作者:尤红老师    发布时间:2022-09-01    阅读数:597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服药效果不佳的抑郁或双相的青少年,尝试了所有的精神科药物,但症状依旧,甚至因为服药出现其它难以承受的痛苦,比如感觉变得迟钝、难以遏制地变胖等。


01

我有一个来访者,高二时因为情绪低落,睡眠不好,感觉活着没意思,在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药治疗。

服药一年多后,有时情绪高亢,精力充沛,觉得自己很厉害,又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加用情绪稳定剂。

勉强上了大学,离自己实际的水平相去甚远!大学期间状态越来越差,以至于无法完成大学学业。

整天在家,沉迷于游戏中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的活力,但面对现实,又感受到绝望。现实中唯一的想法是能够怎么体面地死去,反反复复自杀,每次都被家人及时发现而到医院抢救。

在一次自杀未成功抢救后,由医生推荐来做心理咨询。

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因为妈妈生第一个孩子时剖宫产,子宫有疤痕,母亲在孕七个多月时,子宫条件无法支持胎儿成熟而剖宫产。因为早产,产后被放入保温箱十多天,由护士喂奶粉。

他从小就是一个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孩子,容易发脾气发脾气时用头撞墙、抓伤自己。在幼儿园时容易攻击其他孩子,导致被孤立

上学后学习成绩波动也比较大。外公外婆父母也都宠着他,高二时家中的宠物猫不幸死去,他感觉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从他的发展经历中我们了解到,他胎儿时期没有发展成熟而早产,出生后独自呆在保温箱中,无法得到父母及时的情感抚慰,成长过程中全家人过于溺爱他。

生命初始,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情感的发展都遇到了阻碍,从小情绪不稳定,有情绪时伤害自己或攻击别人,导致人际关系的困难。人格基础比较脆弱,具有边缘性人格的特质。

失去宠物猫,好像失去了支撑生命的重要部分,咨询中他曾跟我说:我的自我像碎了一地的玩具,无法发挥作用。我想做很多事情,感觉自己也有能力做这些事情,但是自我没有力量去完成这些事情。

我们以前都认为,18岁以前不做人格诊断,但18岁以前会因为人格问题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精神科医生通常会根据现象学做症状学诊断,比如抑郁、焦虑、强迫等。

但有时青少年的问题不是阶段性的疾病,而是人格层面的障碍造成了现实生活的困难,呈现出的症状表面上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按诊断服药所以效果不佳,甚至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使青少年丧失某些引以为傲的能力,从而陷入抑郁。


02 如何识别青少年的边缘人格特质?

① 被抛弃的恐惧

深深担忧被抛弃,疯狂地努力避免真实或想象中被抛弃的可能性,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拒绝,或者些微的超出预期而大发雷霆,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困难。

我有一个青少年来访者,有一次咨询我晚开始了两分钟,TA特别生气,眼睛像要冒火,说:你背叛了我!不再想见我了嘛?!刚刚我真想离开,再也不见你了!要不是我们认识了一年多,对你有些许的信任!如果你迟五分钟开始,这份信任也就消失殆尽了!


②对关系的两极化态度

以分裂的方式看待关系有时极度理想化他人,感觉别人太好了,是完美的亲人或朋友;有时又诋毁他人,感觉别人太糟糕了,就是一坨狗屎!

有个青少年父母跟我描述自己十多岁的孩子对他们的态度,在某一时刻他们是孩子心目中最好的爸妈,为拥有这样的父母而感觉特别幸福;另一时刻父母又变成一无是处的恶魔,真希望自己没有这样的父母。


③ 自我意识不稳定

对自己的认识通常由外在所决定,好像跟不同的人在一起,自己就会变成不同的人,缺乏对自己连续稳定的认识;有时又过分自我关注,缺乏自我反省,无法容忍不同观点。

父母通常觉得对自己的孩子很了解,可以预测孩子的状态。但对自己有边缘特质的青少年则感觉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怎样的,对孩子的感觉也非常不稳定。


④ 冲动性的行为

涵容情绪的能力缺陷,反思的能力有限,经常不假思索地行动,比如鲁莽地打架、过度消费、暴饮暴食、滥用药物、抽烟喝酒、离家出走、危险的性行为等。

有个青少年来访者,不可控制地想要买各种东西,大部分东西不会使用,堆在家里。父母限制消费,就在网上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最终欠了二十多万元,要自杀,父母才发现孩子欠了这么多钱。父母补上了窟窿,孩子信誓旦旦,但欲望来了,还是忍不住消费。


⑤ 反复的自残和自杀行为

手臂上频繁出现的伤痕,印证了青少年的内心痛苦

青少年内心感受到难以承受的痛苦时,伤害自己似乎可以减轻内心的痛苦,通常割伤自己,也有烧、烙、抓、挠、刺、撞击头部、用拳头打墙等方式伤害自己的身体。

曾有青少年来访者跟我说:看着血从伤口汩汩流出,内心有释放的感觉,特别爽!听着青少年带着无助感这样表达时,我的内心感受到疼痛滴血。


⑥情绪极度不稳定

可能在某一刻表现的还非常快乐,下一刻就会暴怒或哭泣。

暴怒通常指向最亲密的人,如父母、恋人,身边人通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如何安抚青少年爆发的愤怒,父母也无法承受这种情绪的爆发,没有心理能力应对,从而做出伤害性的言行,青少年因此进一步受伤

有个青少年来访者妈妈,有时无法忍受孩子不可理喻的猛烈情绪,对孩子说:你就是一个精神病,我应该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关起来。


⑦ 极度依赖情绪

心情愉快时可以完成很难的事情,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心情低落时几乎什么也做不了,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并且自己的感受好像时时刻刻都处于强烈的情绪中。

有个青少年来访者很小就有自己的目标,并且一直向自己热爱的目标努力。心情好时,能够耐受对目标实现的等待和挫折。心情不好时,感觉自己就是垃圾,ta常跟我说:我不知道父母为什么要对我好!

如此反反复复,身边人感到始料未及,父母感到深深的痛苦和不解。


⑧ 有解离体验或偏执观念

解离是我们的某些思想、情感、感受或记忆与自己的其它分相分离的心理状态。

最常见的解离体验是人格解体(感受不到自己是真实的)和现实解体(感觉周围世界的一切是不真实),或者感觉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是分离的。

我有个来访者通常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觉不真切,有时有梦幻般的感觉,对时间的感受也模糊,昨天发生的事情在自己的感觉中好像特别久远,也不确定发生了什么。


⑨ 长期的空虚感或无聊感

青少年经常感到烦躁不安,他们描述自己极度的孤独、空虚、无聊,为了有人陪伴,在交往对象上不做选择,通常又带给自己伤害。

有个上高中的女孩儿,在网上认识一个“非常温情”的男生,感觉他就是自己一生的至爱,离家出走,山高水远地去投奔男生,即使家人知道这件事,也无计可施,只能跟随她,以便处理可能发生的极端事件。

如果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以上情形中的五项以上,要考虑有边缘性人格特质,一定要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帮助青少年,整合不稳定的人格组织。


03

边缘性人格,对心理咨询师来说也是非常棘手的,心理咨询师都体验过跟边缘性人格特质的来访者工作的困难,这些来访者愤怒、沮丧、狂躁、经常要自杀。

咨询师会反复体验到挫败和无助如果咨询师能够真正理解边缘性特质来访者所承受的痛苦、空虚,就能承受陪伴边缘来访者不确定感觉、无力感和绝望感,从而能够持续跟边缘特质来访者一起工作,帮助他们完成人格的整合。

我有个来访者,经常有不可控制地不恰当地发脾气,反复自杀和自伤,父母感觉精疲力竭。

首次咨询结束时我跟他说:我们下周同样的时间见!他说:我不能保证下周能够活着见你。我说:下周同样的时间我会在这里等你

这样咨询结束模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他说我没有被他自杀的想法吓倒,正是“下周同样的时间我会在这里等你”这句话,一下子让他对我产生了信心,并且感觉有可依靠的感觉。

在跟我的咨询中,他建立了人际之间的基本安全感和信任感,慢慢探索他生命的限制和可能性,多年过去了,他完成了大学学业,找到工作,结婚生子。

他的情绪依旧不稳定,依旧有想死的冲动但他有能力消化这些感觉,他说这些感觉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会带着这些感觉好好地生活下去。

边缘性人格特质的青少年来访者,虽然处理起来很困难,只要咨询师人格稳定,有较强的情绪涵容能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与青少年的互动中,支持、支撑他们、教他们识别自己的情绪、管理好生活节奏、学习人际互动,最终会构建完整的自我功能。

青少年不会因为人格问题来主动寻求帮助,通常因为有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厌学拒学等问题而寻求治疗,很多时候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边缘性人格组织虽然也会表现出抑郁或双相的症状,仅仅消除症状是远远不够的,进行心理咨询干预是首选。